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7
开课时间2025/02/25 - 2025/05/01
课程周期1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1.本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本出发点,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一定的真实案例,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开发潜能,从而帮助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及问题。

2.该课程主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

3.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微课程可以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操作与实务三大内容,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定位、目标设定、实施途径与方法等原理性知识的讲解,也有针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常见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还有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部门的实务工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原理版块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目标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设计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板块包含了自我认知、学会学习与合作、人际沟通与发展、情绪与压力管理、网络管理、恋爱与性、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育等;在心理健康教育实务板块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测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

4.课程特色:注重心理健康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法上融合讲授法与情景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与训练。

课程大纲
绪论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
1.2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一)
1.3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二)
1.4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5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2.1.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性原则
2.2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2.3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原则
2.4 心理健康教育的全体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3.1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一)专门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3.2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设计
3.3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教学组织
3.4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的模式特点
3.5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二)学科渗透:必要性
3.6 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科渗透的实施
3.7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科渗透的模式特点
3.8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三)寓于活动:必要性
3.9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3.10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3.1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特点分析
3.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之(四)优化环境
3.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之(五)运用网络
3.14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之(六)心理咨询
阳光心态,做心理健康和谐的大学生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明晰心理健康的内涵。
自我认知t
5.1认识自我tt
5.2接纳自我t
学会学习与合作t
6.1学习是什么tt
6.2大学的学习
6.2.1大学的学习任务与特点tt
6.2.2有效学习tt
6.3大学生常见学习问题及应对t
人际沟通与发展
7.1人际认知——人际沟通的前提tt
7.2大学生常见人际沟通障碍与应对tt
7.3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
7.3.1倾听t
7.3.2自我暴露、表达t
情绪与压力管理t
8.1认识情绪tt
8.2厘清情绪——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tt
8.3直面情绪
8.3.1识别表情、及早管控情绪tt
8.3.2学会良性愤怒、掌握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tt
8.4 识别压力tt
8.5 大学生压力管理策略
8.5.1时间管理;克服拖延;进行愤怒管理tt
8.5.2 建立健康完善的人际支持系统t
网络管理t
9.1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tt
9.2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及存在问题tt
9.3合理运用网络,做网络的文明使者:
9.3.1加强自我管理,构筑健康上网方式
9.3.2提高网络文化素养,培育积极情操;提高网络道德水平,做网络文明使者
羞答答的玫瑰--大学生的爱与性
10.1解读大学生的爱情心理
10.1.1因为爱情,所以美丽tt
10.1.2了解爱情,才会更懂爱tt
10.2大学生恋爱中的心理解析tt
10.3解读大学生的性心理
10.3.1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tt
10.3.2大学生性心理与性行为的困惑t
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育——大学生人格管理t
11.1认识人格tt
11.2人格与健康
11.2.1大学生常见的性格缺陷tt
11.2.2人格类型与身心健康tt
11.3常见人格障碍tt
11.4积极人格特质培养t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
12.1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工作
12.2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测评工作
12.3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工作
12.4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
12.5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一)
12.6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