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提升学生审美视野和艺术修养。《在美术经典中洗礼—中国美术欣赏》提炼了中国美术发展中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讲述,在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作品、风格、流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文化自信,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守正创新的创作能力,为学生学习儿童绘画、中国画课程、实用工艺美术课程等专业核心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服务于文教产业、非遗传承、乡村振兴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本课程贯穿课程思政,践行立德树人。课程重点选取中国由古至今的艺术案例进行解析,将思政元素融入美术鉴赏课程中,例如介绍艺术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意义,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课程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辉煌——彰显民族精神
本节内容是通过融党史与艺术之美为一体的红色美术经典作品,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展现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启航到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诉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动人故事,彰显神圣崇高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部分:心系家园——抒写爱国情怀
本节内容为我们展开中国艺术的浩瀚长卷,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读到家与国的一体一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体悟到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代代艺术风格承袭演变,不变的是艺术家们,对待家国的那颗赤子之心,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
第三部分:勇攀高峰——开创美好未来
本节内容沿着新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从西学东渐时期,留法艺术家们学习西方艺术理念、新锐思想,并带回中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一步步努力奋进,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工作者。
第四部分:传承非遗——赓续文化薪火
本节内容以灿若星辰的“河东非遗”为载体,通过近距离观赏和实践操作,拓宽“非遗”传承的有效渠道,不仅为“非遗”传承活化增添内生动力,也拓展了高校美育工作多维的研究空间,持续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第五部分:创新实践——突出职业面向
本节内容将探讨美术教学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创新思维,以满足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需求。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如何将中国美术元素融入未来的教育工作中,从而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
第六部分:反哺社会——助推区域发展
本节内容强调学生反哺社会,通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艺术活动,提升公众审美和文化认同。包括公共艺术推广与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产教融合与文创产品开发等,从而推动文化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贡献于社会,并培养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本课程以吸收、传承人类文明精华和弘扬民族美学为主线,构建思政矩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从海量的美术欣赏内容中挖掘出最深刻的美术经典作品和代表艺术家,给大家奉上这份“精神”大餐,希望大家的思想和心灵能从中得到提升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