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源于唐,起于宋,兴于元明,盛于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被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9月,西安鼓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世界“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乐种,得到西安音乐学院的高度重视。西安音乐学院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西安鼓乐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取得丰富的科研成果,发表专著、论文以及实践演出的录音录像资料多部(集),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
《西安鼓乐理论与实践》课程以课堂授课与实践课的双重组合,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一阶段系统学习宋代俗字谱,做到能识谱、写谱、韵谱、唱谱、译谱等,对西安鼓乐特有的鼓扎子谱做到能够韵唱鼓谱、击奏韵唱节奏谱。第二阶段对西安鼓乐行乐、坐乐经典曲目,进行学习演奏,演绎不同流派风格的作品。课程在结业时需举办一场西安鼓乐专业汇报音乐会,检验我们学生通过一学年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系统学习,把“西安鼓乐”所有的音乐形态展现在音乐会舞台上。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配合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民间乐社演奏的音视频资料,适当的时侯邀请民间音乐家来校进课堂做现场表演。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民间乐社现场观摩学习,直观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