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制图(上)(智慧课程)
现代工程制图(上)(智慧课程)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29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大连理工大学
开课教师王丹虹高 菲冯冬菊陈 霞王雪飞郭 莉李震
学科专业工学机械类
开课时间2025/08/01 - 2026/01/25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本课程适用于近机械类各专业,分上、下两个学期授课,第一学期“现代工程制图(上)”掌握正确的构形思维与投影理论、图样画法;第二学期“现代工程制图(下)”以自主学习和项目实践为主,面授为辅,进行专业图出图实践,让学生掌握绘制规范的专业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本课程是在大连理工大学“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国家级精品课(2007)、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并且与时俱进,重组了课程知识体系,更加适应数字化设计、智能化制造行业背景。

(1)了解工程形状的由来与描述方法;
(2)掌握平面图形尺寸约束与几何约束方法;
(3)掌握正确的立体构形思维和方法;
(4)掌握利用投影理论绘制多面正投影图和轴测图以及根据多面正投影图识别立体形状的方法;
(5)了解国家标准对图样画法的规定,标准化意识养成;
(6)掌握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图样画法绘制零件表达方案、标注零件图尺寸、书写技术要求的方法以及识读零件图的方法;
(7)掌握绘制和识读装配图、拆绘零件图的方法;
(8)掌握采用三维设计工具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计算机绘图技能。

你将收获什么?

现代设计的图学基础更强调构形思维,考虑到行业现状,本课程从构形思维出发设计教学环节,适应设计方法和手段对图样表达的需求,为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打下图学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既能够掌握基本的投影理论,也培养出扎实的构形能力,为结构设计打下基础,并具有采用三维设计工具正确地建模与图样表达的能力。

适合什么人学习?

本课程适用于近机械类各专业(材料、能动、力学、船舶、化机、汽车、航空(天)等),分上、下两个学期授课,第一学期“现代工程制图(上)”掌握正确的构形思维与投影理论、图样画法;第二学期“现代工程制图(下)”以自主学习和项目实践为主,面授为辅,进行专业图出图实践,让学生掌握绘制规范的专业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课程导论
  • 投影法,拉伸体和回转体的表达
  • Inventor上机实践(一)草图、建模
  • 立体边界的投影
  • 平面与立体相交、两立体相交
  • 组合体(一)
  • 组合体尺寸标注+Inventor上机实践(二)建模、工程图
  • 组合体(二)
  • Inventor上机表达、工程图-图样画法
  • 图样画法(一)+Inventor上机实践
  • 图样画法(二)
  • 螺纹表达
  • 零件图
  • 零件图读图
  • 装配图概述
  • 部件装配
  • 期末复习

课程导论

1.1 本周导学

1.2 课程介绍

1.3 认识工程中的立体

1.4 基本立体的形成(测试)

1.5 平面图形的约束

1.6 形状参数表示法(测试)

1.7 制图基本知识(测试)

1.8 【典型例题、范图】

1.9 【第一周讨论】

投影法,拉伸体和回转体的表达

2.1 第二周导学

2.2 投影法(测试 )

2.3 轴测图(测试)

2.4 投影体系(测试)

2.5 拉伸体、基本回转体(测试)

2.6 任意回转体(测试)

2.7 【典型例题】拉伸体

2.8 【典型例题】任意回转体

2.9 【第二周讨论】

Inventor上机实践(一)草图、建模

3.1 Inventor-准备工作

3.2 Inventor-草图

3.3 Inventor-建模

3.4 Inventor-分步建模

立体边界的投影

4.1 导学

4.2 立体的边界表示法(测试)

4.3 边界点(测试)

4.4 边界线(测试)

4.5 边界面(测试)

4.6 多面(放样)体(测试)

4.7 【典型例题】(选看)

平面与立体相交、两立体相交

5.1 交线的概述(测试)

5.2 圆柱切口(测试)

5.3 两圆柱正交相贯(测试)

5.4 复合相贯举例

5.5 【本周讨论】

组合体(一)

6.1 导学

6.2 组合体构形法则

6.3 组合体画图(测试)

6.4 【本周讨论】

6.5 组合体轴测图(测试)

6.6 【典型例题】

6.7 三维模型

组合体尺寸标注+Inventor上机实践(二)建模、工程图

7.1 导学

7.2 组合体尺寸标注(测试)

7.3 【典型例题】

7.4 建模分步骤练习-例1

7.5 建模练习三例

7.6 倾斜结构三例

7.7 扫掠与放样三例

7.8 三视图+尺寸标注

7.9 图框、标题栏定制、模板、iproperty

组合体(二)

8.1 导学

8.2 形体分析法读图(测试)

8.3 线面分析法读图(测试)

8.4 组合体总结(测试)

8.5 【典型例题】

8.6 【本周讨论】

8.7 上机自测题

Inventor上机表达、工程图-图样画法

9.1 导学

9.2 本周讨论

9.3 上机模拟题解析

9.4 剖视图及其修改

9.5 综合表达

9.6 断面图

图样画法(一)+Inventor上机实践

10.1 导学

10.2 视图(测试)

10.3 剖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10.4 全剖视图

10.5 半剖视图

10.6 局部剖视图

10.7 三维模型

10.8 测试题—剖视图

10.9 【典型例题】

10.10 本周讨论

图样画法(二)

11.1 导学

11.2 剖切方式(测试)

11.3 断面图(测试)

11.4 局部放大图

11.5 简化画法

11.6 其他图样画法(测试)

11.7 【典型例题】

11.8 【若干小结】

11.9 本周讨论

螺纹表达

12.1 导学

12.2 零件上的标准结构—螺纹

12.3 螺纹基本知识(测试)

12.4 螺纹的画法(测试)

12.5 螺纹的标记(测试)

12.6 螺纹的尺寸标注(测试)

12.7 非标准螺纹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12.8 零件图读图1

零件图

13.1 导学

13.2 零件图概述(测试)

13.3 零件表达

13.4 零件表达举例

13.5 零件图尺寸标注

13.6 零件尺寸标注举例(测试)

13.7 零件图读图2

13.8 三维模型

零件图读图

14.1 导学

14.2 零件图技术要求-表面结构(测试)

14.3 零件图技术要求-尺寸公差(测试)

14.4 零件图技术要求-几何公差(测试)

14.5 Inventor 实践(零件图标注)

14.6 读零件图

14.7 零件图读图3

装配图概述

15.1 导学

15.2 装配图内容

15.3 装配图的画法

15.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5.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15.6 装配结构

15.7 画装配图测试题

15.8 读装配图(测试)

部件装配

16.1 导学

16.2 装配

16.3 动画

期末复习

17.1 新考试重点

17.2 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