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医学文化与传承
经脉医学文化与传承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04
开课时间2025/09/15 - 2026/01/15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带领同学们领略经脉医学的魅力:①开展经脉医学的文化溯源:通过对历代针灸出土文物的挖掘与探索,了解3000多年前的大医扁鹊如何诊脉治病,尝试一窥经脉医学实践的发生与发展;②了解针灸经典的文字演变:精选部分针灸经典古籍,揣摩先秦时期象形文字的演进,通过一幅幅凝练动人的动画图卷,还原这些被时间掩埋的古汉字背后真正的含义,从侧面说明针灸医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千丝万缕的联系;③挖掘传统穴名的文化内涵:针灸穴位名称不仅是疾病的反应点和刺激点,更包含了丰富的传统东方文化积淀,这些对于针灸理论的系统学习和针灸疗法的精巧运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④推动针灸学科的继承发展:课程试图借用现代数学的语言,重构古人所观察到的生命现象,进一步理解它的生命本质;并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及思考,丰富传统针灸推拿等体表外治技术的科学内涵,从而展示针灸等传统体表干预手段博大精深的文化与科学魅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着重为学生打下深厚的传统中医文化传承的烙印,为将来更好的传播中医药文化,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创新创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经脉医学的人文与历史
1.1 经脉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历史邂逅
1.2 医学实践之于医学科学
1.3 针灸临床实践性中的文化特质
1.4 经脉医学实践性及文化特征的溯源
1.5 传统针灸学的历史足迹
九针十二原
2.1 开篇上
2.2 开篇下
2.3 经典重构篇
2.3.1 粗守形
2.3.2 未睹其疾
2.3.3 气速迟
2.3.4 粗守关
2.3.5 清静微
2.4 经典人文篇
2.4.1 虚则实之
2.4.2 满则泄之
2.4.3 宛陈则除之
2.4.4 邪盛则虚之
2.4.5 大要曰
2.4.6 虚实徐疾
2.4.7 以手探汤
穴位文化内涵
3.1 建筑篇
3.2 礼制篇
3.3 伏兔与坐姿篇
经脉医学传承篇
4.1 经脉医学的线性特征
4.2 经脉医学与莫比乌斯环
4.3 经脉医学中的数术
4.4 变蒸理论与发热
4.5 脑发育与督脉
4.6 肾与骨的关系
4.7 消化系统的年龄之旅
4.8 脏腑功能发育的呼吸系统之旅
4.9 皮纹温热刺激
4.10 五经穴与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