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赏乐—电影中的西方音乐史
观影赏乐—电影中的西方音乐史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1
开课时间2025/02/25 - 2025/06/04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而设置,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对西方艺术音乐进行赏析,继而达到了解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目的。通过学习,树立良好的艺术审美观,提高艺术品位,初步掌握西方音乐发展规律,以及进一步独立学习的兴趣。

本课程精心挑选了12部电影,其中所要解析的音乐作品涵盖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20世纪等5个历史时期,既包括亨德尔、莫扎特、肖邦等大众熟知的人物,也包括了阿尔比诺尼、斯特拉文斯基、巴伯等大家不甚了解的作曲家,既有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有普契尼的歌剧咏叹调、柏辽兹的《拉科奇进行曲》等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同时,还对使用这些经典音乐作品的电影,如《虎口脱险》、《海边的曼彻斯特》、《和你在一起》、《立春》等中外优秀影视作品进行了解析。通过对创作者的介绍、音乐作品的技术分析及对电影创作手法的阐释、电影音乐的欣赏等环节,引导受众理解创作者的独特手法与音乐语言,理解音乐与具体表象之间、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深层内涵,并对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产生较为清晰的认识。

《观影赏乐》的每一讲均聚焦于一个音乐术语、体裁、创作技法等,将其作为该讲的中心,围绕它展开解读。12个焦点成为了解西方音乐史的节点与路标,带领大家由浅入深地探究西方音乐史的魅力所在。

本课程可视为对另一门中国大学慕课《音乐导聆》的一次“升级”,是对古典音乐风格,以及音乐的表情功能、表现手法等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探讨与挖掘。

课程大纲
《西部开拓史》——《绿袖子》的前生今世
1.1 16世纪的音乐与《绿袖子》
1.2 音乐作品解析——小调
1.3 电影编创阐释
1.4 电影音乐赏析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希巴女王驾临》
2.1 亨德尔与清唱剧
2.2 音乐作品解析——对比
2.3 电影编创阐释
2.4 电影音乐赏析
《海边的曼彻斯特》——《g小调柔板》
3.1 阿尔比诺尼与巴洛克器乐音乐
3.2 音乐作品解析——音响
3.3 电影编创阐释
3.4 电影音乐赏析
《走出非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4.1 莫扎特与古典主义协奏曲
4.2 音乐作品解析——协奏曲
4.3 电影编创阐释
4.4 电影音乐赏析
《肖申克的救赎》——《微风轻拂的时光》
5.1 莫扎特与古典主义歌剧
5.2 音乐作品解析——重唱
5.3 电影编创阐释
5.4 电影音乐赏析
《国王的演讲》——《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6.1 贝多芬与交响曲
6.2 音乐作品解析——葬礼进行曲
6.3 电影编创阐释
6.4 电影音乐赏析
《虎口脱险》——《拉科奇进行曲》
7.1 柏辽兹与19世纪音乐
7.2 音乐作品解析——配器
7.3 电影编创阐释
7.4 电影音乐赏析
《立春》——《为艺术为爱情》
8.1 普契尼与19世纪意大利歌剧
8.2 音乐作品解析——咏叹调
8.3 电影编创阐释
8.4 电影音乐赏析
《钢琴家》——《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
9.1 肖邦与19世纪钢琴音乐
9.2 音乐作品解析——叙事曲
9.3 电影编创阐释
9.4 电影音乐赏析
《和你在一起》——《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10.1 柴科夫斯基与19世纪俄罗斯音乐
10.2 音乐作品解析——竞奏
10.3 电影编创阐释
10.4 电影音乐赏析
《香奈儿与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选段
11.1 斯特拉文斯基与世纪之交的欧洲音乐
11.2 音乐作品解析——节奏
11.3 电影编创阐释
11.4 电影音乐赏析
《野战排》——《弦乐柔板》
12.1 巴伯与20世纪美国音乐
12.2 音乐作品解析——新浪漫主义
12.3 电影编创阐释
12.4 电影音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