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与电波传播
天线与电波传播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1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11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天线与电波传播是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的专业课,侧重天线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本门MOOC的主要内容包括天线基本概念、经典的天线分析方法和现代天线的基本特征,同时课程还介绍电波传播的基本模型、特征及影响因素。本课程与现代电子通信类应用密切关联,各种结构天线,如缝隙、贴片、阵列和智能天线等,都是与当今导航、通信、电子、检测、AI系统设计设计等前沿领域密切关联的。课程建设突出了重基础、强应用创新的理念,采用互动学习和研究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众多课堂实例都源于最新专利研究成果,推送有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系列技巧、创新技能培养内容,课程既可以作为大学本科高年级的远程教育资源,也是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相关人员的最佳提升资源


通过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有如下能力:


Ø 了解天线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电参数、使用方法;

Ø 掌握基本电镇子天线单元、电磁对偶原理、不同类型天线基本单元之间的转换机制;

Ø 掌握方向图乘积原理与组阵列技术、方向图设计方法;

Ø 器件匹配技术:;

Ø 掌握经典金 求解方法;

Ø 初步了解尺度压缩及常用的频率、相位、偏振等天线核心参数的控制方法;

Ø 波电路;

Ø 初步掌握几种典型常用天线的设计方法;

Ø 了解不同类型天线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及设计技巧;

Ø 天线EDA初步

Ø 初步了解电波传播

 

每单元安排有一定量的作业,要求独立按时完成。强调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初步实践由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模式向互动学习和研究模式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化,鼓励学生检索最新科研动态结合电磁波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课程大纲
第一章:天线与电波概述
1.1 天线与电波概述
****** 课程核心及应用概述
 1.1.1 天线概述
  ☆ 天线工作原理、系统构成方法
  ☆ 天线的特点、发射及接收天线的设计指标及要点
  ☆ 天线结构、分析方法概述
 1.1.2 各类实用天线展示
  ☆ 实用天线图片集锦(原理初析)
  ☆ 天线分类
小节归纳
 1.1.3 现代天线设计要点
  ☆ 天线设计要点概述
  ☆ 天线的选择与设计
  ☆ 天线的激励方式
 1.1.4 天线前沿研究选讲
 ● 单元总结
1.2 天线基本单元分析
 1.2.1 电基本振子场解:近场、远场及中场特点;辐射功率
 1.2.2 电磁对偶原理及其运用
 1.2.3 磁偶极子与小环天线(对比分析思路)
 ● 单元重点
1.3 天线的基本电学参数、互易定理与接收天线
 ● 单元简介
 1.3.1 天线的基本电学参数
  ☆ 发射天线的基本电参数描述
  ☆ 天线的方向图、方向系数
  ☆ 天线的效率、增益与极化
  ☆ 有效长度与加载技术
  ☆ 输入与辐射阻抗以及工作频带宽度
  小节归纳
 1.3.2 互易定理与接收天线
  感应电动势法简介(复杂,不实用)
  ☆ 互易定理概述
  ☆ 用互易定理分析接收天线
  ☆ 接收天线的等效电路与电参量
  ☆ 接收天线的噪声温度
  小节归纳
 ● 单元总结
1.4 现代天线分析样例
 1.4.1 对称振子
  ☆ 对称振子的电流分布
  ☆ 对称振子的方向特性
  ☆ 方向图,主瓣宽度,旁瓣电流
  ☆ 对称振子的辐射功率,辐射阻抗,方向系数
  ☆ 对称振子的输入阻抗
  小节归纳
 1.4.2 电磁场叠加原理与天线阵
  ☆ 天线的方向性
  ☆ 二元阵与方向图乘积定理
  练习:等幅相差90°(用类比方法可自行推导)
  ☆ 均匀直线阵
  ☆ 均匀直线边射阵与端射阵
  ☆ 非均匀等间距直线阵及其改进设计
  ☆ 天线阵的阻抗
  小节归纳
 1.4.3 镜像理论及其应用
  应用前提
  ☆ 天线的镜像
  ☆ 无限大理想导电反射面对天线方向性的影响
  小节归纳
****** 本章总结
第一章 测验
第一章 习题
学习参考资料:本章图库集锦CP1(研究讨论)
第二章 简单线天线及宽带天线
2.1 线天线及其改进技术
 ● 单元主要内容
 2.1.1 简单线天线
  ☆ 简单线天线特征,特性
  ☆ 水平对称振子天线
  水平对称振子小结
  ☆ V形对称振子
  ☆ 蝙蝠翼振子
  ☆ 水平全向天线
  小节归纳
 2.1.2 宽带天线的实现
  ☆ 宽带天线的基本概念
  ☆ 笼形天线
  ☆ 平面螺旋天线
  ☆ 螺旋天线锥体表面生长、共型设计
  ☆ 对数周期天线
  小节归纳
 2.1.3 直立天线及其加载技术
  ☆ 加载技术分类,特性
  ☆ 螺旋鞭天线
  ☆ 盘锥天线
  ☆ 垂直地线天线的加载(提高效率)
  小节归纳
 2.1.4 直线阵
  ☆ 直线阵的特性
  ☆ 二元天线阵分析,方向图乘积定理
  ☆ 均匀直线阵方向图分析,各项性能指标
  均匀直线阵小结
  小节归纳
 ● 单元总结
2.2 环形天线单元分析
 ● 单元主要内容
 2.2.1 环形基本天线单元分析
  ☆ 环形基本天线结构特征,环天线分类
  ☆ 小环天线
  ☆ 大环天线
  ☆ 加载圆环天线及双环天线,变换参数法
  小节归纳
 2.2.2 行波天线单元分析
  ☆ 行波天线概述
  ☆ 行波单导线的辐射场、方向图
  ☆ 菱形天线
  ☆ V 形天线(简化菱形)
  ☆ 圆极化天线
  小节归纳
 2.2.3 引向天线单元分析
  ☆ 引向天线结构,特点,分析方法
  ☆ 半波折合振子(Folded Dipole)
  ☆ 平衡器--对称天线的馈电
  ☆ λ/4扼流套、附加平衡段平衡器、U形管平衡器的结构,作用,特点
  小节归纳
 ● 单元总结
2.3 面天线基础
 ● 单元主要内容
 2.3.1 面天线
  ☆ 面天线概述
  ☆ 等效原理与惠更斯元的辐射
  小节归纳
 2.3.2 喇叭天线
  ☆ 喇叭天线的构成,分类
  ☆ 矩形喇叭天线
  ☆ 圆锥喇叭天线
  ☆ 加脊喇叭天线
  ☆ 波纹喇叭天线
  ☆ 口径匹配喇叭天线
  ☆ 喇叭天线实例
  小节归纳
 2.3.3 抛物面天线
  ☆ 抛物面天线的分类,分析方法,应用
  ☆ 旋转抛物面天线
  ☆ 卡塞格伦天线(Cassegrain Antenna)分析,优缺点
  ☆ 抛物面天线实例
  小节归纳
 ****** 单元总结
第一章 测验
第一章 习题
本章学习参考资料:图库集锦CP2(研究讨论)
第三章 缝隙天线贴片天线及EDA
3.1 缝隙天线
 ● 单元主要内容
 3.1.1 缝隙天线工作原理
  ☆ 缝隙天线概述,优点,等效分析
  ☆ 电磁场巴比涅原理
  ☆ 缝隙天线的输入阻抗
  ☆ 缝隙天线的馈电,波导馈电的缝隙天线
 3.1.2 天线的效率分析
  ☆ 天线的损耗,总效率分析
  ☆ 天线效率的参考测量方法(只扣除热耗散影响时)
 3.1.3 辐射边的尺度压缩设计(尺度压缩技术)
  ☆ 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提升等效长度,GPS微带天线为例)
  ☆ 短路加载
   ☆☆ PIFA(平面倒F型天线),PILA(平面倒L型天线)
   ☆☆ 短路“探针”
   ☆☆ 电阻加载(集中加载技术/分布加载技术)
  ☆ 开槽开缝(提升有限尺度内的等效长度、加载)
  ☆ 分型
 3.1.4 常见缝隙天线
  ☆ 矩形波导缝隙元阵列
  ☆ 有限尺寸金属平面缝隙辐射
  ☆ 矩形波导壁上缝隙的等效电路
  ☆ 波导缝隙元等效导纳
  ☆ 矩形波导缝隙元阵列结构,特点
   ☆☆ 谐振式缝隙阵
   ☆☆ 非谐振式缝隙阵
   ☆☆ 匹配偏斜缝隙阵
  ☆ 圆柱表面缝隙天线
  ☆ 异形波导面上的缝隙天线
 3.1.5 分形变换
  ☆ 分形概念,特征
  ☆ 现代无线通信要求,传统微带天线实现双频和多频工作的方法
  ☆ 分型变天线定义,优点
  ☆ 几种典型的分型天线
   ☆☆ Koch 单极天线
   ☆☆ Hilbert 分形天线
   ☆☆ Sierpinski Gasket 分形天线
  ☆ 分形环天线优势
  ☆ 分形天线阵列 
 ● 单元总结
3.2 贴片天线
 ● 单元主要内容
 3.2.1 基本贴片及辐射机理
  ☆ 应用背景及特点
  ☆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 矩形微带天线的等效结构、辐射
  ☆ 单缝辐射
  ☆ 矩形微带天线的辐射场、辐射功率、方向性系数
  ☆ 矩形微带天线的等效电路(边馈)
 3.2.2 天线阵列
  ☆ 天线阵列特性,分类,优点
  ☆ 方向图乘积定理
  ☆ 等幅二元阵列
  ☆ 均匀直线阵
  ☆ 改进技术
  ☆ 地面对天线的影响
 3.2.3 微带天线结构,原理
  ☆ 常用微带天线
  ☆ 圆极化微带天线
  ☆ 多频带微带天线(如手机双频微带天线)
  ☆ 微带天线阵、微带行波天线
 3.2.4 拓展频带的现代技术
  ☆ 频率带宽衡量方法
  ☆ 拓展频带的各种方法的原理,经典样例
   ☆☆ 降低等效谐振电路Q值:增大h,降低介电常数
   ☆☆ 附加阻抗匹配网络
   ☆☆ 采用楔形或者阶梯形基板
   ☆☆ 采用非线性调整元件(加变容管)
   ☆☆ 附加无源贴片
   ☆☆ 采用多层结构
   ☆☆ 开U形槽
   ☆☆ 其他办法
 ● 单元总结
3.3 片式天线现代应用及EDA
 ● 单元主要内容
 3.3.1 手机天线与设计要点
  ☆ 手机天线分类(根据结构方式、连接方式)
  ☆ 外置天线分类
  ☆ 假内置特性,设计要求
  ☆ PIFA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倒F)基本属性,所需条件
  ☆ 直板机PIFA天线,重要参数,馈点和接地的摆放
  ☆ 翻盖或滑盖手机PIFA天线原理,常见设计优缺点
  ☆ PIFA的局限
  ☆ Internal Planar Monopole(内置平面单极天线)意义,发展
  ☆ Monopole天线设计要求
  ☆ Internal Helix(内置螺旋天线)
  ☆ Furukawa天线设计要求
  ☆ Chipset(片式天线)特点,设计要求
  ☆ Bluetooth & WiFi(蓝牙 无线双模,都属于Chipset天线)
 3.3.2 GPS北斗天线分析展示(工作原理,结构模型)
  ☆ 用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嵌套复合环微带多频天线
  ☆ 北斗导航系统的小型化分形鱼鳍阵列天线
  ☆ 北斗导航系统月牙圆弧分布加载双频圆极化多馈微带天线
  ☆ 带变电抗谐振环的CSRR分布控制北斗双频天线
  ☆ 团队/课题组?专利?天线设计展示(https://boya.xmu.edu.cn)
 3.3.3 现代天线设计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简介,功能特点
  ☆ 微波射频领域EDA软件列表
  ☆ 电磁学数值求解方法分类(频域、时域两大类)
  ☆ HFSS仿真软件:基于有限元
  ☆ CST仿真软件:基于时域有限积分
 ● 单元总结
●● 本章总结
3S1 专题报告:最新高性能天线设计方法(林斌副教授)
 ● 专题简介
 3S1.1 设计方法,特性
  ☆ 镜像补偿结构
  ☆ 微观分形结构
  ☆ 生长式分形结构
  ☆ 复合分形结构
  ☆ 分形缝隙结构
  ☆ 分形阵列天线
  ☆ “嵌入式”缝隙分形结构
  ☆ 陶瓷薄片-铁氧体涂层复合结构
 3S1.2 设计案例
  ☆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镜像补偿折叠偶极子天线
  ☆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微观分形镜像折叠偶极子天线
  ☆ 三频段高稳定辐射生长式分形微带天线
  ☆ 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复合分形天线
  ☆ 高兼容性分形阵列仿生天线
 ● 归纳总结
3S2 专题报告:漏波天线理论与设计 (李伟文副教授)
 3S2.1 漏波天线简述
  ☆ 为一类行波天线,特性,起源(矩形波导开缝)
  ☆ 分类(均匀、周期性,快波、慢波)
 3S2.2 均匀漏波天线辐射原理
  ☆ 辐射条件,传播常数(相位常数、衰减系数)
  ☆ 无限、有限尺寸漏波结构辐射分析
  ☆ 波束扫描特性
  归纳总结
 3S2.3 周期型漏波天线辐射原理
  ☆ 周期函数,空间谐波
  ☆ 模式的辐射条件
   ☆☆ 基模属于快波
   ☆☆ 基模属于慢波
  总结
第三章 测验
第三章 习题
本章学习参考资料:图库集锦CP3(研究讨论)
第四章 电波传播初步
4.1 电波传播入门介绍 
● 单元主要内容 
4.1.1 概述(频率范围及五种传播方式简介)
  ☆ 地波传播
  ☆ 对流层电波传播:低空大气层
  ☆ 电离层传播
  ☆ 地——电离层波导传播:电波在地球表面及以电离层为界的空间内传播
  ☆ 大气层及星际空间电波传播(卫星)
  ☆ 无线电波谱
  ☆ 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因素
 4.1.2 自由空间电波传输
  ☆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扩散)
  ☆ 衰减损耗(吸收损耗)
  ☆ 路径传输损耗(基本传输损耗)
  ☆ 电道的传输损耗(考虑天线电学性能)
  结论,练习
 4.1.3 电波传播的菲涅尔区
  ☆ 二次波源与菲涅尔环带
  ☆ 电波传播的主要通道
 4.1.4 传播媒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 传输损耗
  ☆ 衰落(吸收形、干涉形)
  ☆ 传输失真
  ☆ 电波的折射、反射、绕射
 4.1.5 干扰与噪声
  ☆ 信道模型的一般表示式
  ☆ 电磁噪声的分类,表述方法
4.2 地波传播 
● 单元主要内容
 4.2.1 地球表面电特性
 4.2.2 地波传播特性
  ☆ 地波传播原理、定义、特点、分析方法
  ☆ 波前倾斜现象及其能流解释法
  ☆ 地波传播时场的结构
  ☆ 地波传播特性 
4.2.3 地波场强计算  
☆ CCIR曲线图使用条件,所需参数计算方式
4.2.4 地面不均匀性对地波传播的影响
  ☆ 不同性质地面上传播时(环境载体变化)电场近似计算方法
  ☆ 地质沿不均匀媒质传播时的场强曲线
4.3 天波传播及短波传播 
● 单元主要内容  天波传播概念,方式,优缺点
 4.3.1 电离层  
☆ 电离层基本概念  
☆ 电离层结构特点
  ☆ 电离层变化规律
  ☆ 电离层的等效电参数推导
  ☆ 电离层的介电性质(基本特性、电导率、各向异性、双折射)
 4.3.2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
  ☆ 电离层折射率近似推导
  ☆ 反射条件(传播距离)分析
  ☆ 电离层的吸收的定义,分类,特性
 4.3.3 短波天波的传播
  ☆ 短波天波概念,用途,优缺点
  ☆ 短波天波传输模式
  ☆ 短波天波传播工作频率的选择
  ☆ 短波天波传输特性
  ☆ 短波传输的基本特点
   ☆☆ 衰落:信号的随机起伏
   ☆☆ 多径延时特性
   ☆☆ 静区
   ☆☆ 回波现象
4.4 短波传播常用的抛物面天线及定向天线
 4.4.1 抛物面天线简介
  ☆ 抛物面天线的特点,组成(馈源、反射面)
  ☆ 抛物面天线的几何关系
  ☆ 抛物面天线口径场分析
  ☆ 抛物面天线辐射场分析
  ☆ 抛物面天线方向性与增益
  ☆ 增益因子与抛物面半张角关系曲线
 4.4.2 定向天线简介
  ☆ 定向天线基本概念
  ☆ 定向天线应用特点
  ☆ 定向天线的典型形式
4.5 立体通信体系中的天线
 ● 单元主要内容 
4.5.1 跨应用兼容天线设计要点
  ☆ 基本概念补充:电磁兼容技术术语
  ☆ EMC要求
   ☆☆ 构成干扰三要素
   ☆☆ 共模和差模
   ☆☆ 传输途径(空间辐射、导线传导)
  ☆ 空间辐射电磁波
   ☆☆ 问题概述
   ☆☆ 设备内天线辐射
   ☆☆ 磁场天线的差模电流辐射
   ☆☆ 骚扰源的频谱分析
  ☆ 机箱屏蔽方法,特性,改进
  小节结语 
4.5.2 地空天线系统实现
  ☆ 雷达系统
   ☆☆ 工作原理,组成框图
   ☆☆ 常见功能原理
   ☆☆ 典例(单脉冲、相控阵、合成孔径)
  ☆ 微波通信系统
   ☆☆ 中继转接方式(基带、中频、微波)
   ☆☆ 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 微波遥感系统
   ☆☆ 工作原理
   ☆☆ 微波遥感器(微波辐射针,微波成像雷达)
   ☆☆ 应用 
4.5.3 水下及地面融合通信支持
  ☆ 水下天线
  ☆ 水下与地面融合通信
   ☆☆ 无线电波
   ☆☆ 超长波或极长波信号
   ☆☆ 激光技术第四章 测验第四章 习题
第五章 电波传播视距传播
5.1 视距传播
 5.1.1 视距传播的模型
  ☆ 地面传播模型
   ☆☆ 光滑地面情况分析
   ☆☆ 光滑地面的判别标准判别标准
  ☆ 光滑球面地情况
   ☆☆ 视线距离
   ☆☆ 天线的等效高度
   ☆☆ 球面地的扩散因子
  ☆ 对流层大气模型
   ☆☆ 电波在对流层中的折射
    ☆☆☆ 大气折的射率
    ☆☆☆ 大气折射及类型
    ☆☆☆ 等效地球半径
   ☆☆ 大气衰减
    ☆☆☆ 原理,特性
    ☆☆☆ 对工作频率选择的影响
 5.1.2 常用的视距传播天线原件
  ☆ 八木天线/引向天线
  ☆ 扇形天线
  ☆ 双锥形天线
  ☆ 喇叭天线/号角天线
5.2 无线通信中的视距
 5.2.1 有效覆盖区域
  ☆ 地面上的有效反射区
 5.2.2 定向扫描技术定义,应用
  ☆ 定向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及其应用
  ☆ 红外导引头定向扫描控制
 5.2.3 天线单元的智能化
  ☆ 智能天线发展,优点
  ☆ 智能天线工作原理,工作特性
  ☆ 智能算法分类
  ☆ 智能天线特点
5.3 5G 通信及工作频段展望
 5.3.1 载频与系统承载潜力
  ☆ 载频定义
  ☆ 载频频率与系统承载能力
 5.3.2 未来天线突破要数讨论
  ☆ 发展趋势
   ☆☆ 天线体积小型化
   ☆☆ 多种制式网络共天馈应用
   ☆☆ 天线功能模式向智能化功能方向发展
   ☆☆ 天线与射频模块连接由分离式向集中式发展
  ☆ 新型天线关键技术分析
   ☆☆ 小型化天线技术
   ☆☆ 多制式天线技术
   ☆☆ 有源天线技术
 5.3.3 跨频段、跨载体展望
  ☆ 跨频段
   ☆☆ 载波聚合
    ☆☆☆ 简介
    ☆☆☆ 应用
   ☆☆ TD-LTE多频段负载均衡
  ☆ 跨载体
   ☆☆ 简介
   ☆☆ 实现方式
   ☆☆ 研究现状
5E 拓展讲座--5G
 ● 单元主要内容
 5E.1 应用前景和技术路线
  ☆ 5G涉及的应用领域,总体规划
  ☆ 5G网络架构设计
   ☆☆ 概述,接入、控制、转发平面
   ☆☆ 一个可能的5G系统架构
   ☆☆ 5G网络逻辑视图
  ☆ 5G系统设计,特征及5G与4G技术的比较
   ☆☆ 机动车驾驶
   ☆☆ 移动通信
   ☆☆ 5G技术发展,应用,规范化时间线
  ☆ 未来5G系统中各种场景
  ☆ 5G的关键能力
  ☆ 5G的关键技术(现状,方向/趋势)
 5E.2 技术场景和性能挑战
  ☆ 天线设计技术进展:电磁声学前沿系列讲座(107、108、110)[已结束]
   ☆☆ 巧捷万端:5G中的天线技术 陈志宁教授
   ☆☆ Dual-Frequency Antenna Designs with Large Frequency Ratios 刘颜回教授
   ☆☆ New Developments,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Gap Waveguide Technology 杨坚教授
  Gap Waveguide 简介
  ☆ 无线传输技术
   ☆☆ 大规模多天线,信道建模,信道编码
   ☆☆ 全双工
   ☆☆ 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的技术要求
  ☆ 挑战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设计原则
  ☆ 5G的技术场景
   ☆☆ 性能挑战,三大主要应用场景,四个主要技术场景
   ☆☆ 连续广域覆盖场景,热点高容量场景
   ☆☆ 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 5G的技术场景与关键性能挑战
  ☆ 5G技术场景和关键技术的关系
  ☆ 5G投资产业链
 5E.3 关键技术指标需求
  ☆ 5G关键技术指标需求
第五章 测验
第五章 习题
本章学习参考资料:图库集锦CP4(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