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7
开课时间2025/02/23 - 2025/06/13
课程周期1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国际税收是税收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当前税收理论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税收实务领域中的焦点和难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资本、人员、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日益深化既增加了企业国际税收业务风险防控的难度,也加剧了相关部门国际税收立法及监管的复杂性。换个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也为国际税收从业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舞台。本课程意在向国际税收初学者答疑解惑,同时注重激发初学者学习国际税收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专业问题进行独立的引申思考。本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注重课程框架结构的搭建。本课程结构设计注重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引导学生在课程框架之上由章到节,由节到点,将所学知识有机整合,防止课堂知识点的机械积累;二是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本课程大部分章节内容设计既有相关的概念及理论介绍,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相关国际税收业务法规制度的解读;三是注重课上与课下的有机结合。考虑到线上视频容量所限,线下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或案例资料亦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且线下材料更注重课堂知识的运用和视野的扩展。

本课程于2019年下半年录制。课程组对于后续的国际税收政策变化会进行动态的跟踪分析,并在“公告”板块及后期课程中予以体现。本课程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欢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习者选修。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目标意为抛砖引玉,为初学者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激发对国际税收课程的学习兴趣。囿于专业功力及视野所限,欢迎对本课程不足之处不吝赐教,课程组虚心接受并在后期课程中予以完善。

课程大纲
国际税收概论
1.1 国际税收的形成及概念
1.2 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
1.3 税收管辖权
1.4 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及分类
国际税收协定
2.1 国际税收协定及其产生
2.2 国际税收协定范本
2.3 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
居民身份确定规则
3.1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
3.2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
营业所得来源地界定
4.1 常设机构概念及分类
4.2 常设机构确认规则
4.3 常设机构营业所得核算
4.4 常设机构原则的例外与突破
其他所得来源地界定
5.1 投资所得
5.2 财产所得
5.3 劳务所得
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
6.1 免税法
6.2 扣除法和低税法
6.3 抵免法
其他避税方式的税务管理
9.1 受控外国公司税务管理
9.2 资本弱化税务管理
9.3 间接转让股权税务管理
9.4 一般反避税税务管理
国际避税概述
7.1 国际避税概念
7.2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7.3 国际避税地
7.4 我国外资企业的逆向避税
转让定价税务管理
8.1 转让定价概念
8.2 转让定价同期资料
8.3 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8.4 预约定价安排
BEPS行动计划介绍
10.1 BEPS行动计划出台背景
10.2 BEPS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10.3 BEPS行动计划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