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针对综合院校、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以李虻、任红军著《实用曲式学教程》为教材,李虻《音乐作品曲式分析》《音乐作品谱例与分析》为辅助教材。课程从两方面进行讲解:一、音乐作品各类曲式结构的典型特征、判别依据、划分技巧;二、用经典普及的音乐作品为例,讲解曲式结构的属性、变化规律、分析方法。本课程特点是掌握各类曲式结构概念、特点相对容易,而曲式学习的最大难点在于各类结构在作品中千变万化的应用。在对多重曲式特征的作品分析时,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各曲式结构的充要条件,更要灵活运用这些条件,在作品中体会规则、总结规律,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
绪论:以介绍曲式分析方法为核心,分三个板块:一、材料分析法,即音乐材料发展方法。它是曲式分析中最简单的分析手段,具有直观性;二、和声分析法,即和声在曲式分析中的应用。以和声课程所学内容为基础,其在曲式中的应用又有新的特点和要求,具有存疑时结构判别的决定性;三、如何写作分析报告。第一步是掌握曲式的基本概念,从音乐和结构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二步是分析报告的撰写,对异彩纷呈的曲式现象进行分析,并规范地表述分析结果。
一部曲式(乐段):这是构建各类曲式结构的基础,主要讲两个方面:一、不同乐句组成乐段的特点;二、基本分析方法。乐段的分析是一切曲式学习的基础,后续的各类曲式几乎都是由乐段组成。可见,乐段的学习意义重大,是以小见大、由浅入深。
单二部曲式:重点讲两个乐段之间的关系,并理解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结构的差异。
单三部曲式:是小型音乐作品最常见的曲式结构。同时,三部性是大型曲式结构的基础,是西方音乐美学中结构原则的重要体现。分三方面讲解:一、不同再现形式的特点及判断方法,假再现便是难点之一;二、将单三部曲式拆分成乐段,这便回到了乐段分析的层面;三、为后续大型曲式结的学习奠定基础,其常是复三、回旋、回旋奏鸣等曲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三部曲式:是大中型曲式结构,是建立在单三部曲式基础上的扩大应用。主要讲两点:一是内部各结构板块的特点拆分、解读方法与经验;二是以充要条件和主要特点为基础,掌握中部的各种变化,三声中部与插部应有理有据地辨析。
第七章回旋曲式及以前的知识属于应熟练掌握的内容,介绍较为详细,分析实例较多;第八章奏鸣曲式与回旋奏鸣曲式难度较大,属于了解性质,仅作常识性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