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流课程:格物致知 载物厚德—物理化学(Ⅰ、Ⅱ)
省一流课程:格物致知 载物厚德—物理化学(Ⅰ、Ⅱ)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7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绵阳师范学院
开课教师孙玉希罗娅君宋若静何黎明王群
学科专业理学化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11 - 2025/08/01
课程周期2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大学本专科化学及相关专业物理化学知识体系的内容要求,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化学、胶体和大分子化学等内容,同时,本课程融入国学、哲学、社会学、创造学等思想,力争让教学内容带给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感和发现发散性的创新性。思考性内容不仅在于学科知识,更侧重于生活体验性以及物理化学思想给读者的生活启示,内容更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带给师生批判与思辨,利于读者更理性地认清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物理化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塑造构建健康心理。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基本要求及PPT
  • 1.2 广义物理化学
  • 1.3 狭义物理化学
  • 1.4 本章小结
  • 1.5 章节模拟试题-普通高校

基本概念与基本技术

  • 2.1 基本要求及PPT
  • 2.2 基本概念
  • 2.3 基本技术
  • 2.4 本章小结

气体

  • 3.1 基本要求及PPT
  • 3.2 绪论
  • 3.3 理想气体
  • 3.4 实际气体
  • 3.5 本章小结

热力学第一定律

  • 4.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4.2 序
  •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 4.4 功与过程
  • 4.5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 4.6 热与过程
  • 4.7 热容之间的关系
  • 4.8 理想气体的U和H
  • 4.9 实际气体的U和H
  • 4.10 相变过程的功和热
  • 4.11 热化学
  • 4.12 焓变与温度的关系
  • 4.13 热效应的数据来源
  • 4.14 函数关系变换
  • 4.15 本章小结
  • 4.16 物化登高秘籍

热力学第二定律

  • 5.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5.2 序
  • 5.3 自发过程及其特征
  • 5.4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语言表述
  • 5.5 卡诺循环
  • 5.6 可逆过程与熵
  • 5.7 卡诺定理及其推论
  • 5.8 不可逆热温商与克劳修斯不等式
  • 5.9 熵增加原理
  • 5.10 熵的本质
  • 5.11 热力学第三定律
  • 5.12 简单过程熵
  • 5.13 相变熵
  • 5.14 化学反应熵
  • 5.15 亥姆霍兹函数
  • 5.16 吉布斯函数
  • 5.17 特征变量计算法
  • 5.18 变化过程判据条件
  • 5.19 函数关系变换
  • 5.20 励志篇

均相体系

  • 6.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6.2 序
  • 6.3 体系表示法及计算
  • 6.4 偏摩尔量
  • 6.5 化学势
  • 6.6 两个经验定律
  • 6.7 气体混合物
  • 6.8 理想溶液
  • 6.9 稀溶液
  • 6.10 稀溶液的依数性
  • 6.11 非理想溶液
  • 6.12 组分气压与组成的关系

多相体系

  • 7.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7.2 相平衡术语
  • 7.3 相律
  • 7.4 单组分体系相图
  • 7.5 理想互溶双液系
  • 7.6 杠杆规则与分馏原理
  • 7.7 非理想互溶双液系
  • 7.8 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双液系
  • 7.9 热分析法绘制相图
  • 7.10 溶解度法绘制相图
  • 7.11 生成化合物的固液相图
  • 7.12 固溶体生成的固液相图
  • 7.13 区域熔炼及二组分相图综合练习
  • 7.14 三组分相图
  • 7.15 本章小结

化学反应体系

  • 8.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8.2 化学反应方向与限度
  • 8.3 平衡常数
  • 8.4 均相反应
  • 8.5 复相反应
  • 8.6 标准摩尔反应G函数
  • 8.7 同时平衡
  • 8.8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宏观反应动力学

  • 9.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9.2 动力学绪论
  • 9.3 几个概念
  • 9.4 简单级数反应
  • 9.5 反应级数的确定
  • 9.6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9.7 复杂反应
  • 9.8 机理推导

微观反应动力学

  • 10.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10.2 基本要求与简单碰撞理论
  • 10.3 过渡态理论
  • 10.4 单分子反应理论
  • 10.5 测试技术
  • 10.6 溶液反应动力学
  • 10.7 光化学基础
  • 10.8 催化化学

电解质溶液

  • 11.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11.2 电化学绪论
  • 11.3 电化学概念
  • 11.4 法拉第定律及其应用
  • 11.5 离子的电迁移
  • 11.6 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 11.7 电导的相关概念及其测量
  • 11.8 电导与c的关系
  • 11.9 电导与电迁移的关系
  • 11.10 电导应用
  • 11.11 电解质溶液活度
  • 11.12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 11.13 本章小结

电池与电极反应

  • 12.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12.2 电动势产生机理
  • 12.3 可逆电池
  • 12.4 电池和电极书写规则
  • 12.5 电池与化学反应互译
  • 12.6 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12.7 电池和电极电势
  • 12.8 电动势及其测量
  • 12.9 电池类型
  • 12.10 电势应用
  • 12.11 电极极化
  • 12.12 电极反应特点
  • 12.13 金属腐蚀与保护
  • 12.14 化学电源
  • 12.15 本章小结

界面化学

  • 13.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13.2 序言
  • 13.3 表面张力
  • 13.4 曲面上的附加压力
  • 13.5 开尔文公式及其应用
  • 13.6 液体铺展
  • 13.7 液体吸附
  • 13.8 表面活性剂
  • 13.9 固体吸附

胶体大分子

  • 14.1 基本要求及PPT、模拟卷
  • 14.2 引言与分散体系
  • 14.3 胶体的制备与纯化
  • 14.4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 14.5 溶胶的光学性质
  • 14.6 溶胶的流变性质
  • 14.7 溶胶的电学性质
  • 14.8 胶团的结构
  • 14.9 溶胶的稳定性
  • 14.10 溶胶的聚沉作用
  • 14.11 大分子溶液
  • 14.12 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