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能够造就新时代所需的创造人才,已成为国际共识,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的知识、技巧和经验的教育以及创新能力的培训和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基石是普及创新意识,要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的机制。
创新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对相关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造就有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优秀人才。
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克服思维定势,提供创新方法,无疑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建立新的教育模式与体系,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目标,本课程主要讲授什么是创新(正确认识创新、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和创新思维、创新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的基本特征,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与应用。以大量实例引导、启发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基础,在山东大学已开出“创新思维训练”、“创新知识与实践能力”、“发明创造学”等系列创新类课程,师资力量强,教学资源丰富。
★课程提出的正确创新观:
创新不分大小
创新无处不在
创新时时皆有
创新人人可为
创新产生效益
创新提高效率
★ 课程的特点:
(1)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授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特征、创新知识及应用。 (2)以丰富的实例,分析、讨论、引导、启发,培养想象能力、非常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
(3)实例贯穿全课程,思维能力为核心,悟性、想象、观念更动等头脑活动能力培养。
0 简介
课程简介
1 概述
1.1 什么是创新——正确认识创新
1.2 什么是创新思维
1.3 创新的作用与意义
第一部分单元测验
第一部分单元作业
2 创新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2.1 品德素质
2.2 创新意识
2.3 思维定式及克服
2.4 想象
第2部分单元测验
第2部分单元作业
3 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
3.1 基本特征
3.2 思维活动特征
3.3 思维过程特征
第3部分单元测验
第3部分单元作业
4 创新思维方法(一)
4.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4.2 线性思维、平面思维与立体思维
4.3 逆向思维
5 创新思维方法(二)
5.1 平行思维与垂直思维
5.2 灵感与直觉
5.3 其它思维方法
第4、5部分单元测验
第4、5部分单元作业
6 创新技法与应用(一)
6.1 模块化
6.2 延伸法
6.3 移植法
6.4 组合法
7 创新技法与应用(二)
7.1 联想法
7.2 列举法
7.3 其它方法
第6、7部分单元测验
第6、7部分单元作业
8 课程总结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