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十五个问题展开:从法制到法治到底有多远?让权力进笼子何以成空言?平等是理想政治的基石吗?礼乐文明能开自由之花吗?领导者的私德影响公德吗?儒家文化悖于市场经济吗?为何自古君子少而小人多?为何小人比君子更易得势?如何破解政治裙带和派系?开明专制何以是民主之敌?精英精神与大众是何关系?文化昌明何以是大国命脉?文明的冲突能否得以化解?如何才能突破历史周期率?历史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这些问题既涵盖了国内,又涉及国外,既有政治经济问题,也有道德文化问题。可以说,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主流社会的图谱,这对于我们如何应对现时代国内外所面临的挑战,至少会引人深思。
在这个意义上,课程只是一个引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广泛讨论,从而有自己独特的收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百家争鸣,没有形成共识是常态。无论如何,过程重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