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传统政治文化
资治通鉴与传统政治文化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6/26
开课平台优课在线
开课高校深圳大学
开课教师周萌陈雅新廖楷狄
学科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21 - 2025/06/14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十五个问题展开:从法制到法治到底有多远?让权力进笼子何以成空言?平等是理想政治的基石吗?礼乐文明能开自由之花吗?领导者的私德影响公德吗?儒家文化悖于市场经济吗?为何自古君子少而小人多?为何小人比君子更易得势?如何破解政治裙带和派系?开明专制何以是民主之敌?精英精神与大众是何关系?文化昌明何以是大国命脉?文明的冲突能否得以化解?如何才能突破历史周期率?历史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这些问题既涵盖了国内,又涉及国外,既有政治经济问题,也有道德文化问题。可以说,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主流社会的图谱,这对于我们如何应对现时代国内外所面临的挑战,至少会引人深思。

在这个意义上,课程只是一个引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广泛讨论,从而有自己独特的收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百家争鸣,没有形成共识是常态。无论如何,过程重于结论。


课程大纲
1 从法制到法治到底有多远?
1.1 法纪在政治体制中的作用
1.2 守法的必要性及例证解析
1.3 以守法为名而乱法的现象
1.4 从法制到法治的当代反思
2 让权力进笼子何以成空言?
2.1 刑赏的诸原则及例证解析
2.2 刑赏的正反典型及其启示
2.3 刑赏之中似是而非的现象
2.4做让权力进笼子的当代反思
3 平等是理想政治的基石吗?
3.1 礼治在理想政治中的地位
3.2 礼治在现实政治中的作用
3.3 匪夷所思破坏礼法的现象
3.4 平等关乎善政的当代反思
4 礼乐文明能开自由之花吗?
4.1 关于丧礼相关争议的辨正
4.2 关于嫡长子继承制的论证
4.3 关于三游危害礼治的分析
4.4 从等级到自由的当代反思
5 领导者的私德影响公德吗?
5.1 道德是政治向心力的基础
5.2 道德是君子安身立命之本
5.3 看似有德实则无德的现象
5.4 由私德及公德的当代反思
6 儒家文化悖于市场经济吗?
6.1 义利之辨及对节操的选择
6.2 忠义仁爱在政治中的作用
6.3 信义的重要性及例证解析
6.4 道德关乎经济的当代反思
7 为何自古君子少而小人多?
7.1 君子小人之分及朋党问题
7.2 君子的基本美德及其典范
7.3 不易简单判定的案例分析
7.4 君子少于小人的当代反思
8 为何小人比君子更易得势?
8.1 小人的共性特征及其结局
8.2 思想方面惑于异端的小人
8.3 行为方面大奸似忠的小人
8.4 小人更易得势的当代反思
9 如何破解政治裙带和派系?
9.1 人才的重要性及选用方法
9.2 选用人才的误区及其流弊
9.3 领导者应有的素养和方法
9.4 关于政治裙带的当代反思
10 开明专制何以是民主之敌?
10.1 对纳谏和进谏的不同要求
10.2 拒谏的类型及其深层动因
10.3 自我认知影响事业的成败
10.4 从专制到民主的当代反思
11 精英精神与大众是何关系?
11.1 领导者当以遵奉正道为范
11.2 领导者当以气度恢弘修身
11.3 领导者当以明察秋毫处事
11.4 精英引领大众的当代反思
12 文化昌明何以是大国命脉?
12.1 继承人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12.2 外戚宦官干政是祸乱之源
12.3 夷狄事务仍是内政的延伸
12.4 文化关乎国运的当代反思
13 文明的冲突能否得以化解?
13.1 教化的独特功用及有限性
13.2 玄学和道教对教化的干扰
13.3 隐士和符谶对教化的干扰
13.4 关于文明冲突的当代反思
14 如何才能突破历史周期率?
14.1 防微杜渐从自我约束做起
14.2 防微杜渐从教养后人做起
14.3 防微杜渐从约束下属做起
14.4 关于治乱循环的当代反思
15 历史到底教给了我们什么?
15.1 司马光对历史进程的见解
15.2 司马光对明君贤相的评述
15.3 司马光对亡国之因的总结
15.4 关于历史价值的当代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