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医——筋膜学
科学中医——筋膜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0
开课平台优课在线
开课高校深圳大学
开课教师王军原林赵子葳余慧吴钰莹
学科专业医学中西医结合类
开课时间2025/02/21 - 2025/05/27
课程周期1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


       筋膜学(Fasciology)是源于中国的原创性科学理论体系。主要以筋膜与寿命为轴线诠释人体在进化的过程中,由全身的结缔组织所构成的软性筋膜支架,是功能细胞发挥正常功能的“土壤”,提出了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

       筋膜学已成为揭示中医主要核心科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科学中医”。筋膜学打破了中医与西医的界限,既为传统的中医经验医学等提供现代科学理论支持,也为现代医学生物学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筋膜学集合中国古代智慧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架起了中、西医研究互通的桥梁,使中国传统医学能获得了贴切的现代科学诠释。独特的筋膜疗法可以快速提升人体自我修复能力和脏器功能,对各类常见现代病、疑难杂症、甚至肿瘤的防治等均有独特的功效。

       本课程面向各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开放,结合生活实际,用生动浅显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关于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生老病死的基本规律,理解中医养生和治未病的物质基础,了解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发展方向。

       本课程体系是基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数字虚拟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经络的筋膜学基础研究”和国家第407次香山科学会议“筋膜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授课内容涉及进化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发育生物学、比较解剖学、中医学等学科内容,主要以筋膜与养生为轴线阐述在人体进化的过程中,人体全身的结缔组织构成人体的软性支架,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细胞以该支架为基础发挥正常功能,功能细胞的功能活动和生命活动(细胞更新)由支持系统提供支持(营养)和储备(干细胞)。人体全身的结缔组织构成机体的软性支架,形成有别于现有功能系统的新的功能系统--人体支持与储备系统(两系统理论)。

       授课过程中将组织学生充分讨论遍布人体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是如何在神经和免疫系统参与下构成的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论证人体的两大功能系统,即由非特异性结缔组织构成的结缔组织支架组成支持与储备系统,和由已分化的功能细胞组成的功能系统,前者为后者提供支持与储备,是机体维持较长生命周期的基础;揭示人体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与中医经络的解剖学基础具有密切相关性。


教学方法


       《科学中医-筋膜学》采用课堂讲授和实例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同学们了解科学中医的内涵和筋膜学这一崭新的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并且希望同学们能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医中药文化的了解,让同学们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的内涵和区别,在通过对筋膜学的学习,让同学们对解剖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课程知识模块设计新颖,即独立可成体系又有机结合相互统一,同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与健康养生有关的元素均有效进行归纳整理,这将有助于同学认识生命、热爱生活,了解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各种疗法的生物学机制,打破了中医和西医的界限,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度和开拓视野均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内容丰富独特,是在全国高校中唯一系统讲授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性科学理论体系课程,对本科生发挥自我科学创造性、思想性、启迪性有重要影响。


教学进度安排


结合2019年新学期的课程安排,现将《科学中医-筋膜学》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时间章节时间章节
2019年3月1日 第1章、第2章2019年5月3日第12章
2019年3月8日 第3章、4章2019年5月10日第13章
2019年3月15日第5章2019年5月17日第14章
2019年3月22日第6章2019年5月24日第15章
2019年3月29日第7章2019年5月31日第16章
2019年4月6日第8章2019年6月7日第17章
2019年4月13日第9章2019年6月14日第18章
2019年4月20日第10章2019年6.20-22日

线上考试

2019年4月27日第11章2019年6月23日

线下考试


6A5D4B963D5EF74D2771E6B3F8FFA902.png群二维码:课程QQ群:875092870

课程大纲
01第一讲科学中医-筋膜学课程总论
1.1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2解剖学的学科特点
1.3筋膜学研究对中医复兴的意义
1.4章节测试
02第二讲东、西方医学发展史
2.1东西方对人类起源的比较
2.2东西方对生与死的认识
2.3东西方医学模式的比较
2.4章节测试
03第三讲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
3.1从两维到三维解剖学研究
3.2两系统理论的提出过程
3.3从两系统理论看中西医
3.4章节测试
04第四讲中医的核心理论与精髓
4.1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4.2千古之谜-中医经络
4.3四季、十二时辰养生、人体九种体质辨证论治
4.4章节测试
05第五讲中医与西医之争
5.1中西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5.2西医中医各自优劣
5.3西医的困兽之斗
5.4章节测试
06第六讲中国数字人研究
6.1数字人研究背景
6.2中国数字人研究的过程
6.3数字人构建全身筋膜支架的由来
6.4章节测试
07第七讲解读生物进化的时间轴
7.1筋膜的进化生物学
7.2生物从二维到三维进化模式
7.3筋膜在人体的分布
7.4章节测试
08第八讲筋膜学科学解读中医药
8.1筋膜学与阴阳五行、经络腧穴
8.2中药作用机制的筋膜学阐释
8.3中药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机制的筋膜学阐释
8.4章节测试
09第九讲筋膜学与中医外治技术
9.1中医外治的分类和方法
9.2中医外治的机制的筋膜学阐释
9.3筋膜支架-骨骼和人体的中轴-脊柱
9.4章节测试
10第十讲筋膜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10.1《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先生的重大疏漏
10.2筋膜学指导下的中医优势病种
10.3筋膜学临床研究展望
10.4章节测试
11第十一讲筋膜学简易健身法
11.1用筋膜学指导健身的机理
11.2筋膜学三步健身法
11.3筋膜学四季健康工程
11.4章节测试
12第十二讲筋膜学的临床技术与疑难杂症
12.1筋膜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2.2筋膜的仪器治疗方法和作用机制
12.3筋膜学对疑难病症的治疗思路
12.4章节测试
13第十三讲筋膜国际研究动态
13.1第1-4届世界筋膜研究大会
13.2国际筋膜临床进展-干针崛起
13.3筋膜学架起中西医学互通的桥梁
13.4章节测试
14第十四讲筋膜学的学科构建
14.1筋膜学学科框架设计
14.2欧洲文艺复兴对我们的启迪
14.3示范筋膜学临床检查方法
14.4章节测试
15第十五讲解读人体物质循环再利用机制
15.1重新认识人体淋巴系统
15.2重新认识人体门脉系统
15.3人体是一个巧妙的内部工厂
15.4章节测试
16第十六讲筋膜学研究的意义和科学价值
16.1筋膜学将引领中医进入生物医学轨道
16.2筋膜学与“熵”和量子生物学
16.3三维医学模式
16.4章节测试
17第十七讲筋膜学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17.1解剖学与哲学
17.2东西方哲学思想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17.3可知不可知-筋膜学与易经
17.4章节测试
18第十八讲国家战略-医养结合,复兴中医
18.1困扰全球的医疗负担
18.2屠呦呦事件和中国梦
18.3国家战略-医养结合,复兴中医
18.4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