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创新写作》是为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写作技能提高课程,立足于培养英语综合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语言表达能力和篇章思维能力,贯穿其中的是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和对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比较,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课程共包括五个单元,包括思维篇、句子篇、段落篇,篇章篇,实践篇以及常见应试文的写作与训练等。大学英语创新写作是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
教学进度
章 | 节 | 主要内容 | 主讲人 | 进度 | |
一 | 思维篇 | Unit 1 | 思维篇之螺旋式vs直线式 | 施兆莉、张蔚 | 第一周 |
Unit 2 | 思维篇之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 李冬青 | 第一周 | ||
Unit 3 | 思维篇之主观vs客观 | 王永亮 | 第一周 | ||
Unit 4 | 思维篇之意合vs形合 | 施兆莉 | 第一周 | ||
Unit 5 | 思维篇之悟性vs理性 | 施兆莉 | 第一周 | ||
二 | 句子篇 | Unit 6 | 句子篇之句子的类型 | 李冬青 | 第二周 |
Unit 7 | 句子篇之基本句型 | 徐睿 | 第二周 | ||
Unit 8 | 句子的类型之交际功能 | 李冬青 | 第二周 | ||
Unit 9 | 句子的类型之修辞角度 | 李冬青 | 第二周 | ||
Unit 10 | 句子篇之简单句 | 李冬青 | 第三周 | ||
Unit 11 | 句子篇之并列句 | 张蔚 | 第三周 | ||
Unit 12 | 句子篇之名词从句 | 张苏 | 第三周 | ||
Unit 13 | 句子篇之定语从句 | 施兆莉 | 第三周 | ||
Unit 14 | 句子篇之状语从句 | 徐睿 | 第三周 | ||
Unit 15 | 句子篇之句子的多样性 | 李冬青 | 第四周 | ||
Unit 16 | 句子篇之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一 | 王永亮 | 第四周 | ||
Unit 17 | 句子篇之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二 | 王永亮 | 第四周 | ||
Unit 18 | 句子篇之英语写作中的经典句型 | 王永亮 | 第四周 | ||
Unit 19 | 句子篇之正式与非正式句子 | 张苏 | 第四周 | ||
Unit 20 | 句子篇之写作细节标点 | 张苏 | 第四周 | ||
Unit 21 | 句子篇之有效句的标准一 | 施兆莉 | 第五周 | ||
Unit 22 | 句子篇之有效句的标准二 | 施兆莉 | 第五周 | ||
Unit 23 | 句子篇之有效句的标准三 | 施兆莉 | 第五周 | ||
Unit 24,25 | 句子篇之有效句的标准四,五 | 施兆莉 | 第五周 | ||
三 | 段落篇 | Unit 26 | 段落篇之汉堡式段落 | 施兆莉 | 第六周 |
Unit 27 | 段落篇之好段落的三个标准 | 施兆莉 | 第六周 | ||
Unit 28 | 段落篇之如何写好主题句和发展句 | 施兆莉 | 第六周 | ||
Unit 29 | 段落篇之如何写好结论句 | 李冬青 | 第六周 | ||
Unit 30,31 | 段落篇之如何发展段落一,二 | 王永亮 | 第七周 | ||
Unit 32,33 | 段落篇之如何发展段落三,四 | 王永亮 | 第七周 | ||
Unit 34 | 段落篇之段落类型 | 施兆莉 | 第七周 | ||
四 | 篇章篇 | Unit 35 | 篇章篇之好文章的标准一 | 张苏 | 第八周 |
Unit 36 | 篇章篇之好文章的标准二 | 张苏 | 第八周 | ||
Unit 37 | 篇章篇之写作流程 | 徐睿 | 第八周 | ||
Unit 38 | 篇章篇之常见思维模式 | 施兆莉 | 第八周 | ||
Unit 39,40 | 四大体裁之记叙文一,二 | 施兆莉 | 第九周 | ||
Unit 41 | 四大题材之描写文 | 张蔚 | 第九周 | ||
Unit 42,43 | 四大题材之说明文一,二 | 施兆莉 | 第九周 | ||
Unit 44,45 | 四大题材之议论文一,二 | 李冬青 | 第九周 | ||
五 | 应用文 | Unit 46 | 书信 之 申请信 | 张苏 | 第十周 |
Unit 47 | 书信 之 推荐信 | 张苏 | 第十周 | ||
Unit 48 | 书信 之 求职信 | 徐睿 | 第十周 | ||
Unit 49 | 书信 之 感谢信 | 张蔚 | 第十周 | ||
Unit 50 | 书信 之 道歉信 | 李冬青 | 第十一周 | ||
Unit 51 | 书信 之 建议信 | 王永亮 | 第十一周 | ||
Unit 52 | 应用文之个人简历 | 李冬青 | 第十一周 | ||
Unit 53 | 应用文之摘要 | 施兆莉 | 第十一周 | ||
Unit 54 | 应用文之通知与告示 | 徐睿 | 第十二周 | ||
Unit 55 | 应用文之备忘录与便条 | 张蔚 | 第十二周 | ||
Unit 56,57 | 学术写作一,二 | 王永亮 | 第十二周 | ||
六 | 应试篇 | Unit 58 | 应试篇之大学四级写作 | 张蔚 | 第十三周 |
Unit 59,60 | 应试篇之考研英语写作一,二 | 施兆莉 | 第十三周 | ||
Unit 61,62 | 应试篇之雅思小作文一,二 | 张苏 | 第十三周 | ||
总复习 | 第十四周 |
英语轻松一刻
1.I know. You know. I know that you know. I know that you know that I know.
这个句子包含了英语中的26个字母。
2. Was it a bar or a bat I saw?
我看到的是酒吧还是蝙蝠?
这是一句回文句,顺着读和倒着读是一样的。类似于“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3. 上联:To China for china, China with china, dinner on china.去中国买瓷器,中国有瓷器,吃饭靠瓷器。
下联:Go front door buy front door, front door no front door,behind door with front door.
到前门买前门,前门没前门,后门有前门。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妙趣横生的英汉对联。
下联中的第二、四、五个“前门”指“大前门”香烟。
4. 2B or not 2B, that is a ?
这是一种文字简化游戏。它的意思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
5. He never saw a saw saw a saw.
他从来没见过一把锯子锯另一把锯子。
第一个saw是动词see的过去时,第二和第四个saw带有不定冠词“a”在前,是名词“锯子”,第三个saw是动词“锯”。
参考阅读
丁往道, 写作手册(标记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7月(流程)
麻保金 陈明发 Rebecca Neufeld,大学英语写作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求职)
冀成会, 高级英语写作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1月,(求职)
英语写作套路与演练裘雯,尤正明
ISBN10位[7313046723] 13位[978731304672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