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5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02
开课时间2025/09/01 - 2026/01/1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基础课与必修课,是培养优秀中医科研、临床人才的基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科夯实知识基础和培养中医思维。

本课程依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教学团队的主讲老师共5人,团队成员既有高年资的教授、教学名师,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具有丰富的教学、临床、科研经验。课程的讲解贴近生活、结合临床,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课程大纲
绪论
1.1 中医学的概念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1 精气学说
2.2 阴阳学说
2.3 五行学说
藏象
3.1 藏象概述
3.2 五脏概述
3.3 五脏-心
3.4 五脏-肺
3.5 五脏-脾
3.6 五脏-肝
3.7 五脏-神
3.8 六腑
3.9 奇恒之腑
精气血津液神
4.1 人体之精
4.2 人体之气
4.3 血
4.4 津液
4.5 人体之神
4.6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经络
5.1 经络学说的概述
5.2 十二经脉
5.3 奇经八脉
5.4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体质
6.1 体质学说概述
6.2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分类
病因
7.1 病因概述
7.2 六淫
7.3 七情内伤
7.4 病理产物-痰饮、瘀血
病机与发病
8.1 邪正盛衰
8.2 阴阳失调
8.3 经气血津液失常
8.4 内生五邪
防治原则
9.1 概述
9.2 正治与反治
9.3 治标与治本
9.4 扶正与祛邪
9.5 三因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