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细菌等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在抵抗细菌的战争中我们拥有强大的抗生素作为武器,但在抵抗病毒的战争中我们却没有致胜的法宝。所以本课程将聚焦于病毒这种“恐怖”的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本课程的开设将为大学生开拓视野,从新的层面了解病毒,了解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人体对病毒的免疫,介绍导致人类疾病的重要病毒及新型病毒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最新信息,并引导大学生采取恰当、有效的方式保护自身和公众安全。
本课程将在介绍病毒的微观特性以及人体免疫系统抵抗病毒感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人类发展历史中,病毒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重大事件;继而分类叙述——天花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HIV、虫媒病毒以及肿瘤病毒等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介绍最新的、新型、烈性病毒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以事例和科普讲座的形式进行
第一章:通过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古老病毒介绍人类历史中曾经出现的重大传染病及造成的恶劣影响;通过伴随人类的古老病毒和新发病毒介绍病毒对人类的感染和人类对病毒的抗感染是历史悠久并长期共存的事实。
第二章:介绍病毒的微观特征,从微观层面认识病毒的本质、结构;介绍病毒是如何繁殖的?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灭活病毒;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术语。
第三章:从细胞的微观入手介绍病毒对个体细胞的致病机制;进一步介绍病毒如何侵入人体导致人体的感染;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伴随的人体对病毒的抗感染机制,介绍人体强大的、精确的免疫系统及免疫机制。
第四章:从流感病毒的结构出发介绍流感病毒的微观特性、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禽、猪、马等数种动物流感病毒;介绍流感病毒重要的特点——高度变异,并可能存在的跨种属传播;介绍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史以及流感病毒最新的流行特点、疑惑和未来趋势。
第五章:详细介绍肝炎病毒,从肝炎病毒的感染途径介绍三种最常见的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感染途径,介绍它们的致病机理、临床诊断及预防治疗,以及病毒感染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六章 介绍世纪瘟疫——HIV的微观结构、感染机制;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与HIV病毒的战争;HIV预防、治疗及疫苗的最新进展;介绍世界尤其是中国的HIV流行的严峻现状
第七章 以“小小的叮咬,大大的危害”为题,介绍自然界中野生动物的病毒通过蚊虫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引起人类的感染,以登革病毒等常见虫媒病毒为例介绍它们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征;介绍来源于动物的新型虫媒病毒的传播
第八章 病毒与人类肿瘤——以宫颈癌相关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介绍 乳头瘤病毒与人宫颈癌和其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病毒导致肿瘤的机理探讨;以疱疹病毒为例介绍潜伏感染病毒导致人类肿瘤的致病机理;从而了解肿瘤病毒学的研究进展以及肿瘤疫苗的可行性
第九章 新型、烈性病毒对人类的危害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以烈性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型呼吸道传播病毒——SARS、MERS为例介绍人类面对新型病毒的传播采取的措施;介绍这行新型病毒感染和流行过程中的未解之谜,分析未来的流行趋势;介绍重大病毒感染事件中,成功预防、治疗实例和不当的策略;介绍在病毒无处不在的世界上,个人、人类将如何与它们共处,如何保护自身,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长期建立的、一种无法回避的相互共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