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本课程获得的相关荣誉如下:2014年获得教改立项,2017年获得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立项,2018年获得福建省线下一流课程,2020年获得福建省线上一流课程。2023年获得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
“古代汉语”是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7位教师均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分别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长期从事汉语教学,2位博导,6位硕导,3位博士后。1位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文化名家”,1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对该专业的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化修养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使用的目前高校通行的教材,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配套教材为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参照常规全日制教学安排,全面系统,条理明晰,重点突出,便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系统学习与复习。《古代汉语》共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设。《古代汉语上》的内容主要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内容有绪论,怎样查字典辞书,古今词义的异同,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齐桓公伐楚,左传:晋灵公不君,左传:齐晋鞌之战,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判断句、也字,叙述句、矣字、焉字,否定句、否定词,疑问句、疑问词。涉及到工具书的使用,汉字学、词汇学、句法等有关通论知识,以及《左传》《战国策》的文选篇目精讲,通过文选的学习,有利于检验通论知识是否掌握;通论部分能将文选中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观察、研究具体古代汉语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关注古今汉语的异同和认知规律,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古汉知识和文化,为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其在自主、愉悦中提高系统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效率。
教师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意古今沟通、辨析异同,注意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课程教学对象为在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第二学历、通识课程学生,函授、网络和自学考试学员,以及相关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考生。
1.1绪论
绪论
古代汉语的系统
1.2第一单元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请摹写《说文解字》小篆
1.3第一单元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1.4第一单元通论(三)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通论(三)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1.5第一单元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6第一单元文选(一)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文选(一)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1.7第一单元文选(二)左传 齐桓公伐楚
文选(二)左传 齐桓公伐楚
1.8第一单元文选(三)左传 晋灵公不君
文选(三)左传 晋灵公不君
1.9第一单元文选(四)左传 齐晋鞌之战
文选(四)左传 齐晋鞌之战
第一单元测验
2.1第二单元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2.2第二单元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2.3第二单元文选(一)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文选(一)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2.4第二单元 文选 (二)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文选 (六)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
第二单元测验
3.1第三单元 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3.2第三单元 通论(八) 叙述句,矣,焉
通论(八) 叙述句,矣,焉
3.3第三单元 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3.4第三单元 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第三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