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Ⅱ
有机化学Ⅱ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7
开课时间2025/01/31 - 2025/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开课时间:春季2月~7月,秋季8月~次年1月

一、本课程共12章,153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650分钟。
二、本课程共32个学时,2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朱仙弟,蒋华江主编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有机化学》,2019.09,浙江大学出版社。(电子版在课程资料中)
四、教学计划如下:
       (1)  第12章,醛酮醌:6学时,3周。                        (2)  第13-15章,羧酸及衍生物,取代酸:8学时,4周。
       (3)  第16-17章,含氮有机化合物:6学时,3周。     (4)  第18-19章,杂环化合物与糖类:8学时,4周。
       (5)  第20章,氨基酸与蛋白质:4学时,2周 。          (6)  第21至23章:8学时,4周(选学)。

五、课程资源

   学习资源:以知识点为单位的短视频与文本,以章为单位的作业、测验题、学习指导。

   教学资源:讲课PPT课件,课堂互动讨论PPT课件,教学案例,项目案例

   拓展资源:拓展学习资料,复习题、模拟试题、研究生入学试题等

   思政资源:国外著名有机化学家介绍,中国著名有机院士介绍,有机化学史,中国有机化史,学科发现史,有机化学与社会、生活、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等案例,名家名言等(建设中)

六、授课方式介绍
       线上:每周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视频与文本,上传学习笔记,完成相作业,对学习遇到问题在线上进行讨论,每章结束,完成测验题,检查学习中存在不足,及时补漏。

     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视频、作业与测验,线上讨论问题。线下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重点,化解难点,传授学习方法,强化知识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网络。

七、学习建议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Ⅰ。

■学习重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各类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即有机合成)、反应立体化学和反应机理。

■重、难点解决方法:针对性学习本课程提供视频、学习指导介绍的思路与方法,完成每章作业并对应答案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再多做一些有机合成题,遇到问题请教老师与同学之间讨论等,就能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八、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
     1.线上 

     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测试、考试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分数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20%
       (2)作业成绩           占 10%
       (3)测验成绩           占 10%
       (4)期中考试           占 15%

       (5)期末考试           占 30%
       (6)发帖讨论成绩    占 10%

      (7)笔记者               占 5%

     2.线上线下融合

     总成绩=线上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60%

其中线上成绩: (1)视频观看           占 40%
                        (2)作业成绩           占 25%
                        (3)测验成绩           占 25%
                        (4)发帖讨论成绩    占 10%

        期中成绩 :可以采用线上考核,也可以线下考核

        期末成绩:线下闭卷考核

 

说明:1、本课程资源可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另一学习方法补充,也可以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平台

          2、本课程内容完整,不同专业教师可选择适合的内容供学生学习

          3、线上成绩,不同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比例考核,不同学校老师根据学校规定决定考核方式。

课程大纲
第十章 醇酚醚(周时数2的学习内容)
《有机化学》新形态教材(电子版)
《有机化学》教材(电子版)
醇导学
醇导学视频
醇导学文本
10.1.1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0.1.1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0.1.1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10.1.2 醇的制备方法
  10.1.2醇的制备方法
  10.1.2醇的制备方法文本
10.1.3 醇的物理性质
10.1.3醇的物理性质
  10.1.3醇的物理性质文本
10.1.4.1醇羟基的酸性
10.1.4.1醇羟基的酸性
10.1.4.1醇羟基的酸性文本
10.1.4.2醇羟基的卤代反应
  10.1.4.2醇羟基的卤代反应
  10.1.4.2醇羟基的卤代反应文本
10.1.4.3醇的脱水反应
  10.1.4.3醇的脱水反应
    10.1.4.3醇的脱水反应文本
10.1.4.4醇的氧化反应
  10.1.4.4醇的氧化反应
        10.1.4.4醇的氧化反应文本
10.1.4.5邻二醇的特殊反应
  10.1.4.5邻二醇的特殊反应
  10.1.4.5邻二醇的特殊反应文本
酚导学
酚导学视频
酚导学文本
10.2.1酚的结构和命名
  10.2.1酚的结构和命名
  10.2.1酚的结构和命名文本
10.2.2酚的制备方法
  10.2.2酚的制备方法
  10.2.2酚的制备方法文本
10.2.3酚的物理性质
  10.2.3酚的物理性质
  10.2.3酚的物理性质文本
10.2.4.1酚羟基的反应
  10.2.4.1酚羟基的反应
  10.2.4.1酚羟基的反应文本
10.2.4.1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0.2.4.2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0.2.4.2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文本
醚导学
醚导学视频
醚导学文本
10.3.1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0.3.1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0.3.1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10.3.2醚的制备方法
  10.3.2醚的制备方法
  10.3.2醚的制备方法文本
10.3.3醚的物理性质
  10.3.3醚的物理性质
  10.3.3醚的物理性质文本
10.3.4醚的化学性质
  10.3.4醚的化学性质
  10.3.4醚的化学性质文本
10.3.5环氧乙烷的开环加成
  10.3.5环氧乙烷的开环加成
  10.3.5环氧乙烷的开环加成文本
第十章 醇酚醚课件
  第十章 醇酚醚课件
第十章 醇酚醚学习指导
第十章 醇酚醚学习指导
第十一章 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波谱学导学
波谱法导学视频
波谱学导学文本
11.1波谱分析概况
      11.1波谱分析法概况
11.1波谱分析概况文本
11.2.1紫外光谱中价电子跃迁类型
    11.2.1紫外光谱中价电子跃迁类型
  11.2.1紫外光谱中价电子跃迁类型文本
11.2.2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1.2.2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文本
  11.2.2紫外光谱与分子结构关系
11.3.1红外光谱基本知识
  11.3.1红外光谱基本知识
11.3.1红外光谱基本知识文本
11.3.2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
  11.3.2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
11.3.2影响吸收峰位置的因素文本
11.4.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1.4.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11.4.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文本
11.4.2屏蔽效应与化学位移
  11.4.2屏蔽效应与化学位移
11.4.2屏蔽效应与化学位移文本
11.4.3峰裂分与自旋偶合
  11.4.3峰的裂分和自旋偶合
11.4.3峰的裂分和自旋偶合文本
11.4.4核磁共振谱的应用
    11.4.4核磁共振谱的应用
11.4.4核磁共振谱的应用文本
11.5.1质谱基本知识
  11.5.1质谱基本知识
11.5.1质谱基本知识文本
11.5.2质谱的应用
  11.5.2质谱的应用
11.5.2质谱的应用文本
第十一章 波谱分析法课件
第十一章 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课件
第十一章 波谱分析法学习指导
第十一章 波谱分析法学习指导
第十二章 醛酮醌
醛酮醌导学
醛酮醒导学视频
醛酮醌导学文本
12.1醛酮分类、命名和结构
  12.1醛酮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2.1醛酮的分类、命名和结构文本
12.2醛酮的制备方法
12.2醛酮的制备方法
12.2醛酮的制备方法文本
12.3醛酮的物理性质
12.3醛酮的物理性质
12.3醛酮的物理性质文本
12.4.1.1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12.4.1.1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12.4.1.1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机理文本
12.4.1.2羰基与含碳化合物的加成
12.4.1.2羰基与含碳亲核试剂加成
12.4.1.2羰基与含碳亲核试剂加成文本
12.4.1.3羰基与饱和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12.4.1.3羰基与饱和NaHSO3加成
    12.4.1.3羰基与饱和NaHSO3加成文本
12.4.1.4羰基与含氧化合物的加成
12.4.1.4羰基与含氧亲核试剂加成
12.4.1.4羰基与含氧亲核试剂加成文本
12.4.1.5羰基与氨衍生物的加成
  12.4.1.5羰基与氨衍生物加成
  12.4.1.5羰基与氨衍生物的加成文本
12.4.2羰基还原反应
12.4.2羰基还原反应
12.4.2羰基还原反应文本
12.4.3羰基α-H的反应
12.4.3羰基α-H的反应
124.3 羰基α-H 的反应文本
12.4.4醛的特殊反应
12.4.4醛的特殊反应
12.4.4醛的特殊反应文本
12.5 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
12.5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反应
  12.5α,β-不饱醛酮的加成反应文本
12.6.1醌的结构和命名
  12.6.1醌的结构和命名
  12.6.1醌的结构和命名文本
12.6.2 醌的化学性质
12.6.2醌的化学性质
12.6.2醌的化学性质文本
第十二章 醛酮醌课件
第十二章 醛酮醌课件
第十二章 醛酮醌学习指导
第十章 醛、酮和醌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黄鸣龙
黄鸣龙——首例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有机反应
案例
酮体
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的合成反应分析
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的合成
羟醛缩合与还原讨论案例.pdf
醛性质案例.pdf
醇醛(药物的修饰.pdf)
思政内容
食品保鲜方法与保鲜剂.pdf
“毒生姜”事件.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pdf
第十三章 羧酸
羧酸导学
羧酸导学视频
羧酸导学文本
13.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3.1羧酸的结构、分类命名
  13.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13.2羧酸的制备方法
  13.2羧酸的制备方法
  13.2羧酸的制备方法文本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文本
13.4.1羧酸的酸性
    13.4.1羧酸的酸性
  13.4.1羧酸的酸性文本
13.4.2羟基的取代反应
    13.4.2羟基的取代反应
    13.4.2羟基的取代反应文本
13.4.3脱羧反应
  13.4.3脱羧反应
  13.4.3脱羧反应文本
13.4.4羧基还原反应
    13.4.4羧基还原反应
    13.4.4羧基还原反应文本
13.4.5羧酸α-H卤代反应
    13.4.5羧酸α-H卤代反应
      13.4.5 羧酸α-H卤代反应文本.
13.4.6二元羧酸加热反应
    13.4.6二元羧酸受热反应
  13.46 二元酸的受热反应文本
第十三章 羧酸课件
  第十三章 羧酸课件
第十三章 羧酸学习指导
第十三章 羧酸学习指导
羧酸衍生物导学视频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黄耀曾
黄耀曾——中国有机微量分析方法创始人
思政内容
有机化学与调味品.pdf
有机化学与食品.pdf
有机化学与食品添加剂.pdf
习近平思想(6个必须坚持)融入建议.pdf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导学
羧酸衍生物导学视频
羧酸衍生物导学文本
14.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14.1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14.1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文本
14.2.1亲核取代反应
  14.2.1亲核取代反应
  14.2.1亲核取代反应文本
14.2.2还原反应
        14.2.2还原反
    14.2.2还原反应文本
14.2.3与格氏试剂反应
  14.2.3与格氏试剂反应
  14.2.3与格氏试剂反应文本
14.2.4酯克莱森缩合反应
  14.2.4酯缩合反应
  14.2.4酯缩合反应文本
14.2.5酰胺的特殊反应
    14.2.5酰胺的特殊性.
  14.2.5酰胺的特殊性质文本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课件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课件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学习指导
第十四章 羧酸衍生物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涂永强
涂永强——中国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化学家
教学案例
抗炎平喘药奈多罗米钠的合成案例
Claisen 酯缩合反应
思政内容
有机化学史上四位著名的霍夫曼.pdf
医用高分子材料.pdf
“甜蜜素”事件.pdf
习近平思想(10个明确)融入建议.pdf
第十五章 取代羧酸(β-二羰基化合物)
取代羧酸导学(β-二羰基化合物)
取代羧酸导学视频
取代羧酸导学文本
15.1.1羟基酸分类和命名
  15.1.1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15.1.1羟基酸分类和命名文本
15.1.2羟基酸的制备方法
  15.1.2羟基酸的制法
  15.1.2羟基酸的制法文本
15.1.3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15.1.3羟基酸的化学性质
  15.1.3羟基酸的化学性质文本
15.2羰基酸
  15.2羰基酸
  15.2羰基酸文本
15.3.1β-二羰基化合物酮式与烯醇式互变平衡
  15.3.1酮式与烯醇式互变平衡
  15.3.1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文本
15.3.2乙酰乙酸乙酯的应用
    15.3.2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下的应用
  15.3.2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文本
15.3.3丙二酸二乙酯的应用
    15.3.3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5.33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文本
15.3.4麦克尔加成反应
  15.3.4麦克尔反应
  15.3.4麦克尔加成反应文本
第十五章 取代羧酸课件
    第十五章 取代羧酸课件
第十五章 取代羧酸学习指导
第十五 取代羧酸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黄宪
黄宪——中国金属有机化学家
项目案例
抗炎平喘药奈多罗米钠的合成
抗炎平喘药奈多罗米钠的合成反应分析
思政内容
有机化学与合成纤维.pdf
“塑化剂”事件.pdf
习近平思想(13方面成就)融入建议.pdf
第十六 硝基化合物和胺
硝基化合物和胺导学
硝基化合物和胺导学视频
硝基化合物和胺导学文本
16.1.1硝基化合物结构、分类和命名
    16.1.1硝基化合物结构、分类和命名
  16.1.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16.1.2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6.1.2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6.1.2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文本
16.1.3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6.1.3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6.1.3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文本
16.2.1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6.2.1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16.2.1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文本
16.2.2胺的制备方法
  16.2.2胺的制备方法
  16.2.2胺的制备方法文本
16.2.3胺的物理性质
  16.2.3胺的物理性质
  16.2.3胺的物理性质文本
16.2.4.1胺的弱碱性
  16.2.4.1胺的弱碱性
  16.2.4.1胺的弱碱性文本
16.2.4.2胺的烷基化反应
  16.2.4.2胺的烷基化反应
  16.2.4.2胺的烷基化反应文本
16.2.4.3胺的酰基化反应
  16.2.4.3胺的酰基化反应
    16.2.4.3胺的酰基化反应文本
16.2.4.4胺与亚硝酸反应
  16.2.4.4胺与亚硝酸反应
  16.2.4.4胺与亚硝酸反应文本
16.2.4.5胺的氧化反应
  16.2.4.5胺的氧化反应
  16.2.4.5胺的氧化反应文本
16.2.4.6芳胺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6.2.4.6芳胺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16.2.4.6芳胺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文本
16.2.5季铵盐和季铵碱
  16.2.5季铵盐和季铵碱
  16.2.5季铵盐和季铵碱文本
第十六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课件
  第十六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课件
教学案例
消化道药奥美拉唑的的合成
普萘洛尔——β-受体阻断剂
项目案例
消化道药奥美拉唑的合成
消化道药奥美拉唑的合成反应分析
思政内容
毒品—万恶之源,甚于洪水猛兽.pdf
“孔雀石绿海鲜”事件.pdf
“瘦肉精”事件.pdf
习近平思想(14个坚持)融入建议.pdf
第十七章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导学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导学视频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导学文本
17.1重氮与偶氮的结构和命名
  17.1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
17.1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结构和命名文本
17.2芳香族重氮盐的制备
  17.2芳香族重氮盐的制备
17.2芳香族重氮盐的制备文本
17.3.1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17.3.1重氮基被取代反应
  17.3.1重氮基被取代反应文本.
17.3.2重氮盐保留氮的反应
  17.3.2重氮盐保留氮反应
17.3.2重氮盐保留氮的反应文本
17.4偶氮与偶氮染料
  17.4偶氮化合物与偶氮染料
17.4偶氮化合物与偶氮染料文本
第十七章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课件
  第十七章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课件
第十六、十七章 含氮化合物学习指导
第十六、十七章 含氮化合物学习指导
思政内容
染发剂与染发.pdf
“苏丹红鸭蛋”事件.pdf
二十大报告主要内容总结.pdf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导学
杂环化合物导学视频
杂环化合物导学文本
18.1杂环化合物分类和命名
  181杂环化合物分类和命名
    18.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文本.
18.2五元、六元杂环的结构
  18.2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18.2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文本
18.3.1五元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
  18.3.1五元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
    18.3.1五元杂环的亲电取代反应文本
18.3.2五元杂环的加成反应
  18.3.2五元杂环的加成反应
    18.3.2五元杂环的加成反应文本
18.3.3吡咯环的特殊反应
  18.3.3吡咯的特殊性质
  18.3.3吡咯环的特殊性质文本
18.4呋喃、吡咯、噻吩的制备和鉴别方法
  18.4呋喃、吡咯、噻吩的制备与鉴别
  18.4呋喃、吡咯、噻吩的制备与鉴别文本
18.5吡啶环的化学性质
  18.5吡啶环的化学性质
  18.5吡啶环的化学性质文本
18.6稠杂环化合物
  18.6稠杂环化合物
  18.6稠杂环化合物文本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课件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课件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学习指导
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纪育沣
纪育沣——中国嘧啶化学家
思政内容
吸烟产生的化学物质.pdf
消毒剂.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及融入教学建议.pdf
第二十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导学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导学视频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导学文本
20.1.1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0.1.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0.1.1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20.1.2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20.1.2氨基酸的物理性质
20.1.2氨基酸的物理性质文本
20.1.3.1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
20.1.3.1氨基酸的两性与等电点
20.1.3.1氨基酸的两性与等电点文本
20.1.3.2氨基酸氨基的反应
20.1.3.2氨基酸氨基的反应
20.1.3.2氨基酸氨基的反应文本
20.1.3.3氨基酸羧基的反应
20.1.3.3氨基酸羧基的反应
20.1.3.3氨基酸羧基的反应文本
20.1.4α-氨基酸的制备和鉴别方法
20.1.4氨基酸的制备与鉴定方法
20.1.4氨基酸的制备与鉴定方法文本
20.2.1多肽的结构和命名
20.2.1多肽的结构和命名
20.2.1多肽的结构和命名文本
20.2.2多肽结构的测定
20.2.2多肽结构的测定
20.2.2多肽结构的测定文本
20.2.3多肽的合成
20.2.3多肽的合成
20.2.3多肽的合成文本
20.3.1蛋白质的分类与结构
20.3.1蛋白质的分类与结构
20.3.1 蛋白质的分类与结构文本
20.3.2蛋白质的性质
20.3.2蛋白质的性质
20.3.2蛋白质的性质文本
20.4.1核酸的组成
20.4.1核酸的组成
20.4.1核酸的组成文本
20.4.2核酸的结构
20.4.2核酸的结构
20.4.2核酸的结构文本
第二十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课件
第二十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课件
第二十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学习指导
第二十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王序
王序——中国药物化学家
教学案例
二肽甜味剂——阿斯巴甜
思政内容
人工合成胰岛素的背景、过程与意义.pdf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pdf
“皮革奶”事件.pdf
第十九章 糖类
糖类导学
糖类导学视频
糖类导学文本
19.1糖的概念和分类
19.1糖的概念和分类
19.1糖的概念和分类文本
19.2.1单糖的开链结构
19.2.1单糖的开链结构
19.2.1单糖的开链结构文本
19.2.2单糖的环状结构
19.2.2单糖的环状结构
19.2.2单糖的环状结构文本
19.3.1单糖的差向异构
19.3.1差向异构化
19.3.1差向异构化文本
19.3.2单糖的氧化反应
19.3.2糖的氧化反应
19.3.2糖的氧化反应文本
19.3.3单糖的还原反应
19.3.3糖的还原反应
19.3.3糖的还原反应文本
19.3.4单糖的成脎反应
19.3.4糖的成脎反应
19.3.4糖的成脎反应文本
19.3.5单糖的成苷反应
19.3.5糖的成苷反应
19.3.5糖的成苷反应文本
19.3.6单糖的成酯和成醚反应
19.3.6糖的成酯和成醚反应
19.3.6糖的成酯和成醚反应文本
19.4二糖
19.4 二糖
19.4 二糖文本
19.5多糖
19.5 多糖
19.5 多糖文本
第十九章 糖类课件
第十九章 糖类课件
第十九章 糖类学习指导
第十九章 糖类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蔡孟深
蔡孟深——中国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糖化学奠基人
季羡林与糖史
季羡林先生与《糖史》
管华诗院士与中国“蓝色药库”
管华诗院士与中国“蓝色药库”
思政内容
糖蛋白与血型物质.pdf
张俐娜院士与多糖高分子材料.pdf
第二十一章 含硫、磷和硅有机化合物
含硫磷和硅有机化合物导学
含硫磷硅有机化合物导学视频
含硫磷硅有机化合物导学文本
21.1.1含硫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1.1.1含硫有机化合物结构、分类和命名
21.1.1含硫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21.1.2硫醇、硫酚、硫醚的制备和化学性质
21.1.2硫醇、硫酚、硫醚制备和化学性质
21.1.2硫醇、硫酚、硫醚的制备和性质文本
21.2.1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1.2.1含磷有机化合物结构、分类和命名
21.2.1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文本
21.2.2含磷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1.2.2含磷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1.2.2含磷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文本
21.3含硅有机化合物
21.3含硅有机化合物视频
21.3 含硅有机化合物文本
含硫磷硅有机化合物课件
含硫、磷和硅的有机化合物PPT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陈茹玉
陈茹玉——中国合成农药化学家
思政内容
治疗新冠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合成路线解析.pdf
第二十二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导学
脂类和类脂导学视频
脂类和类脂化合物导学文本
22.1.1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22.1.1油脂组成、结构和命名视频
22.1.1油脂的组成、结构和命名文本
22.1.2油脂的化学性质
22.1.2油脂的化学性质视频
22.1.2油脂的化学性质文本
22.2磷脂
22.2磷脂视频
22.2磷脂文本
22.3甾族化合物
22.3甾族化合物视频
20.3 甾族化合物文本
22.4萜类化合物
22.4萜类化合物视频
20.4萜类化合物文本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课件
类脂和类脂化合物PPT课件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周维善
周维善——中国甾体和萜类化学家
思政内容
新型“地沟油”事件.pdf
庄长恭-中国甾体化学的先驱者.pdf
青蒿素发现艰难历程.pdf
第二十三章 周环反应
周环反应导学
周环反应导学视频
周环反应导学文本
23.1周环反应概念、特征和类型
23.1周环反应概念、特征和类型视频
23.1周环反应概念、特征与类型文本
23.2.1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23.2.1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视频
23.2.1 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文本
23.2.2前线轨道理论
23.2.2前线轨道理论视频
23.2.2前线轨道理论文本
23.3.1 4n共轭体系应(电环化反应)
23.3.1 4nπ共轭体系视频
23.3.1 4n共轭体系文本
23.3.2 4n+2共轭体系(电环化反应)
23.3.24n+2π共轭体系视频
23.3.2 4n+2共轭体系文本
23.4.1 [2+2]环加成反应
23.4.1[2+2]环加成反应视频
23.4.1 [2+2]环加成文本
23.4.2 [4+2}环加成反应
23.4.2[4+2]环加成反应视频
23.4.2 [4+2]环加成文本
23.5.1σ[1,3]H迁移反应
23.5.1σ[1,3]H迁移反应视频
23.5.2 σ[1,5]H迁移反应
23.5.2σ[1,5]H迁移反应视频
23.5.1σ[1,3]和σ[1,5]迁移文本
23.5.3 σ[3,3]迁移反应
23.5.3σ[3,3]迁移反应视频
23.5.3σ[3,3]迁移文本
周环反应课件
周环反应课件
中国当代有机化学家介绍——吴养洁
吴养洁——中国有机化学家
思政内容
绿色化学.pdf
智慧教材样板(卤代烃)助学资源
思政1 杀虫剂六六六和DDT的兴衰史
杀虫剂六六六和DDT的兴衰史.pdf
扩展学习1 氟烷与麻醉剂
氟烷与麻醉剂.pdf
案例分析1 抗炎药尼美舒利的合成反应分析
案例:抗炎药尼美舒利的合成.pdf
分析. 抗炎药尼美舒利的合成反应分析.pdf
微视频1 与金属反应
二维码9-5(与金属及还原反应).mpg
扩展学习2 格氏试剂制备和反应技巧
扩展学习2 格氏试剂制备和反应技巧.pdf
思政2 格林尼亚与格氏试剂
思政2 格林尼亚与格氏试剂.pdf
扩展学习3 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钠
扩展学习3 氢化铝锂与硼氢化钠.pdf
SN1微视频
二维码9-6(单分子亲核取代历程(SN1)).mpg
问题讨论1 SN1机理问题分析
问题讨论1 SN1机理问题分析.pdf
扩展学习4 Winstein离子对理论
扩展学习4 Winstein离子对理论...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的教学研究.pdf
SN2微视频
二维码9-7(双分子亲核取代历程(SN2)).mpg
问题讨论2 SN2机理问题分析
问题讨论2 SN2机理问题分析.pdf
扩展学习5 Science文章:重新看待SN2反应
扩展学习5 Science文章:重新看待SN2反应.pdf
点拔指导 SN1与SN2反应机理比较
拔指导 SN1与SN2反应机理比较.pdf
问题讨论3 亲核取代活性问题分析
问题讨论3 亲核取代活性问题分析.pdf
扩展学习6 双亲核原子的取代反应
扩展学习6 双亲核原子的取代反应.pdf
思政3 “毒剂之王”芥子气
思政3 “毒剂之王”芥子气.pdf
E2微视频
二维码9-11(双分子消除反应历程).mpg
问题讨论4 E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问题讨论4 E2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pdf
问题讨论5 E1与E2反应机理比较
问题讨论5 E1与E2反应机理比较.pdf
扩展学习7 E1cB反应
扩展学习7 E1cB反应.pdf
思政4 .蒋锡夔——中国有机氟化学家
思政4 .蒋锡夔——中国有机氟化学家.pdf
扩展学习8 制冷与制冷剂发展历程
扩展学习8 制冷与制冷剂发展历程.pdf
PPT课件
第九章 卤代烃(PPT).pdf
全章测验题(见测验栏)
在讨论区发表讨论与共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