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时间:春季2月~7月,秋季8月~次年1月
一、本课程共12章,153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650分钟。
二、本课程共32个学时,2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朱仙弟,蒋华江主编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有机化学》,2019.09,浙江大学出版社。(电子版在课程资料中)。
四、教学计划如下:
(1) 第12章,醛酮醌:6学时,3周。 (2) 第13-15章,羧酸及衍生物,取代酸:8学时,4周。
(3) 第16-17章,含氮有机化合物:6学时,3周。 (4) 第18-19章,杂环化合物与糖类:8学时,4周。
(5) 第20章,氨基酸与蛋白质:4学时,2周 。 (6) 第21至23章:8学时,4周(选学)。
五、课程资源
学习资源:以知识点为单位的短视频与文本,以章为单位的作业、测验题、学习指导。
教学资源:讲课PPT课件,课堂互动讨论PPT课件,教学案例,项目案例
拓展资源:拓展学习资料,复习题、模拟试题、研究生入学试题等
思政资源:国外著名有机化学家介绍,中国著名有机院士介绍,有机化学史,中国有机化史,学科发现史,有机化学与社会、生活、医学、食品安全、环境等案例,名家名言等(建设中)
六、授课方式介绍
线上:每周发布学习任务,学生完成视频与文本,上传学习笔记,完成相作业,对学习遇到问题在线上进行讨论,每章结束,完成测验题,检查学习中存在不足,及时补漏。
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视频、作业与测验,线上讨论问题。线下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重点,化解难点,传授学习方法,强化知识的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网络。
七、学习建议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Ⅰ。
■学习重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各类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即有机合成)、反应立体化学和反应机理。
■重、难点解决方法:针对性学习本课程提供视频、学习指导介绍的思路与方法,完成每章作业并对应答案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再多做一些有机合成题,遇到问题请教老师与同学之间讨论等,就能掌握重点,化解难点。
八、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
1.线上
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测试、考试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分数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20%
(2)作业成绩 占 10%
(3)测验成绩 占 10%
(4)期中考试 占 15%
(5)期末考试 占 30%
(6)发帖讨论成绩 占 10%
(7)笔记者 占 5%
2.线上线下融合
总成绩=线上成绩×2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60%
其中线上成绩: (1)视频观看 占 40%
(2)作业成绩 占 25%
(3)测验成绩 占 25%
(4)发帖讨论成绩 占 10%
期中成绩 :可以采用线上考核,也可以线下考核
期末成绩:线下闭卷考核
说明:1、本课程资源可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另一学习方法补充,也可以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平台
2、本课程内容完整,不同专业教师可选择适合的内容供学生学习
3、线上成绩,不同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定比例考核,不同学校老师根据学校规定决定考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