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平台优课在线
开课高校河南大学
开课教师岳建伟万海涛孔庆梅马少春董正方赫中营
学科专业工学土木类
开课时间2025/02/21 - 2025/05/29
课程周期1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地震是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力量,它会在毫无预警下来袭,发生时,人们无法预测它何时停止,而中国又是地震的多发国家,如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死伤60万人,倒塌民房630万间;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8.0级死亡加失踪人员8.7万伤了38万,20154月尼泊尔8.1级地震也造成该地区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

       地震中房倒屋塌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如何从工程设计的角度,保证建筑物不倒塌呢?这就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要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成因和类型、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准则、建筑场地的选择、地基的抗震验算、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反应谱、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多自由体系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地震作用和抗震设计要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分析和抗震设计、砌体结构的震害分析和抗震设计、钢结构的震害分析和抗震设计、隔震减震等内容。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地震作用计算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1.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律;

    2.培养运用规范、标准,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抗震计算能力;

    3.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抗震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学习,也可供土建类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线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

本课程由教学视频、专题讨论、思考练习、延伸阅读四个部分构成,同时学生完成测验、和线上考试等考核内容。

教学视频:为课程的核心部分。按照知识点拆分成多个相对独立而又连贯的“节”,每段视频约515分钟。

专题讨论:为课程的互动部分。采取专题讨论的形式,在网站的“学术论坛”上进行。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解难点,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辨、碰撞和对问题的学术探索。

思考练习:为课程的实践部分。主要采取在线“问题作答”和“作业提交”的形式,目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学习效果的检验。

 延伸阅读:为课程的拓展部分。通过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文章书籍和专家讲座等开阔学生的学习视域,促使其独立思考和自主阅读。

教学进度


周  次教 学 内 容方 式
1第1章 地震及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讲课及讨论
2(第2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场地类别和地基抗震验算讲课及讨论
3(第2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讲课及讨论
4(第3章 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单自由度体系方程的建立和求解讲课
5(第3章 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抗震设计反应谱讲课及讨论
6(第3章 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多自由度体系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讲课
7

(第3章 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结构的地震反应)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

(第4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抗震设防和概念设计

讲课及讨论
8

(第4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地震作用、结构抗震验算、例

(第5章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灾害及分析

讲课及讨论
9

(第5章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地震内力计算和框架柱抗震设计、例题

讲课及讨论
10

(第5章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框架梁抗震设计、框架水平位移计算、例

讲课及讨论
(第5章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
11

(第6章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灾害及分析、建筑布置和选

讲课及讨论
(第6章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抗震强度验算
12(第6章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抗震构造措施 例题讲课及讨论
13第7章 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讲课及讨论
14第8章 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基础知识讲课及讨论
15复习
16考试开卷

地震解密

地震前兆和地震知识

预测大地震

512汶川地震纪实系列节目之《地震瞬间》

5.12汶川地震A(震撼实拍)

云南昆明:首次实体高层建筑物抗震试验

北欧木屋抗震防火试验

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自救方法

实验室里的“真实”地震

地震中的灭火自救

震后如何自救饮食


课程二维码

5660300d498ed8a429443708.png






课程大纲
1第一章
1.1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
1.2地震波及其传播
1.3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4中国地震的特点与地震灾害
1.5结构的抗震设防
2第二章
2.1建筑场地
2.2地基的抗震验算
2.3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 (上)
2.4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 (下)
3第三章
3.1单自由度体系在外荷载和地面运动作用下的运动方程(上)
3.2单自由度体系在外荷载和地面运动作用下的运动方程(上)
3.3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求解(上)
3.4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求解(下)
3.5单自由度体系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3.6地震反应谱(上)
3.7地震反应谱(下)
3.8设计反应谱
3.9抗震规范中设计反应谱
3.10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方程及其自振频率 (上)
3.11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方程及其自振频率 (下)
3.12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及其正交性
3.13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法(上)
3.14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分解法(下)
3.15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
3.16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上)
3.17多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及效应(下)
3.18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4第四章
4.1建筑的分类与抗震设防
4.2抗震概念设计
4.3地震作用的计算规定
4.4地震作用的计算 (上)
4.5地震作用的计算 (下)
4.6结构抗震验算
5第五章
5.1结构的震害分析
5.2抗震等级和结构体系抗震要求
5.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理念
5.4抗震设计构件内力设计值调整 (上)
5.5抗震设计构件内力设计值调整 (下)
5.6截面抗震计算
5.7抗震墙结构设计(上)
5.8抗震墙结构设计(下)
5.9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第六章
6.1砌体房屋震害分析
6.2建筑布置与结构选型
6.3抗震强度验算
6.4抗震构造措施 (上)
6.5抗震构造措施 (下)
7第七章
7.1多高层钢结构震害分析
7.2多高层钢结构的选型与结构布置
7.3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上)
7.4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下)
7.5多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计算要求
8第八章
8.1隔震与结构控制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