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体是空间的,而表达它的图纸是平面的?为什么设计的图纸是二维的,制作出来的实物是三维的?这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呢?机械制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零件图是什么?而装配图又是什么?带着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机械制图与实践创新这门课程。
无论是将空间物体表达成平面图纸,还是依据二维图纸去制作立体,其中应用到的理论知识是正投影以及其基本性质。从构成立体的最小单元“点”的投影规律可得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这是机械制图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由“点”延伸到“线”再到“面”,然后扩展到研究立体的投影规律,常见的立体有棱柱、棱锥、圆柱体、圆锥体、圆环等。以此为基础掌握平面与立体相交、两回转体表面相交,从而进行组合体的形体分析、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读组合体视图,逐渐过渡到组合体的构型设计,此过程中提高画图、读图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和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轴测图在生产中作为辅助图样,用于需要表达物体直观形象的场合,比正投影生动且富有立体感。对于复杂的机件的机件,三视图难以表达清楚,因此还需要增加表达方法,要把机件的内外结构形状表达正确、完整、清晰、简练,依据机件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复杂程度,我们采用了适当的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对标准件和常用件做了一定介绍,对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的构形设计及常用工艺结构、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注法、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以及几何公差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表示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及其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装配图。其中对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标题栏、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等做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