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介绍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课程基于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作物育种学》。课程围绕“变异、遗传和选择”三要素,系统介绍了从确定育种目标、发掘和利用种质资源,到采用不同育种方法选育优良品种等育种全流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着重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也介绍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就。
课程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作物育种学的理论基础,作物品种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作物育种学的内容、任务和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育种学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作物的繁殖方式和品种类型,育种目标和种质资源;第三部分基本育种方法,重点介绍常用的基本育种方法,包括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利用杂种优势 、雄性不育品种的选育和群体改良;第四部分现代育种技术,重点介绍细胞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第五部分重要育种目标性状的选育,重点介绍品质育种、抗病虫育种和抗逆境育种;第六部分品种审定和种子生产,重点介绍育种的实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和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推广和种子生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作物育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新品种选育的相关知识,能够阅读、理解和跟踪新理论和新方法,能够从事作物育种相关工作并适应作物育种发展的需求。
授课特色:(1)学科优势: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课程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和国家级作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果丰硕,积淀深厚,为教学提供了支撑;(2)多位教师拼盘授课:多位从事不同作物育种科研实践的老师进行授课,展现不同作物育种特色;(3)融合育种实践:教学中注重结合育种实践和科研实践,采用的图片和数据来源于育种实际工作中,注重引入最新学科进展,采用案例式方法进行教学;(4)融入课程思政:依托育种成就案例,融入”爱农、学农、知农、强农“精神传承,以“兴中华之农事”为追求,强化专业精神教育;(5)教学形式多样:采用视频加图片,提升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更清晰易懂,讨论与评价相结合,师生灵活互动,并补充相应学习资料,有助于进一步学习。
适宜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农学、智慧农业、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等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作物遗传育种、农艺与种业等相关专业研究生,作物育种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广大的作物育种爱好者和有兴趣了解相关知识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