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2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荆楚理工学院
开课教师谢娅娅何习佳杨倩倩赵娟
学科专业工学电子信息类
开课时间2025/03/01 - 2025/08/14
课程周期2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研究线性电路分析(包含电阻性电路分析、动态电路时域分析与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与定理、计算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一共有16周,有11个章节,建议大家可以每个周至少学习5-6个知识点,并完成一次作业。老师在每章节学习后都设置了讨论话题,欢迎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并随时向老师提出学习疑问,教师团队会和大家在线交流,同时我们也设置了1-2次直播课答疑交流,在学习即将结束时,老师会发布一次考试,请大家关注平台的通知,不要错过哦!


课程大纲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 1.2 电流及参考方向
  • 1.3 电压及参考方向
  • 1.4 功率和能量
  • 1.5 电阻元件
  • 1.6 独立电源的分类及电压源
  • 1.7 电流源
  • 1.8 受控源
  • 1.9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1.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2.1 等效变换的概念
  • 2.2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 2.3 电阻的Y型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 2.4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 2.5 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2.6 输入电阻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3.1 支路电流法
  • 3.2 一般电路的网孔电流法
  • 3.3 一般电路的回路电流法
  • 3.4 含受控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法
  • 3.5 含理想电流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法
  • 3.6 一般电路的节点电压法
  • 3.7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法
  • 3.8 含受控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法

电路定理

  • 4.1 叠加定理
  • 4.2 替代定理
  •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4.4 戴维宁定理在一般电路中的应用
  • 4.5 戴维宁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
  • 4.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

  • 5.1 电容元件
  • 5.2 电感元件
  • 5.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 5.4 动态电路方程与一阶电路
  • 5.5 电路的初始条件
  • 5.6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RC放电电路
  • 5.7 RC放电电路中的时间常数
  • 5.8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RL放电电路
  • 5.9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C充电电路
  • 5.10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L电路
  • 5.11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 5.1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正弦稳态电路的基础

  • 6.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 6.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 6.3 相量及基尔霍夫的相量形式
  • 6.4 电阻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 6.5 电感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 6.6 电容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7.1 阻抗
  • 7.2 导纳
  • 7.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
  • 7.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 7.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 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复功率
  • 7.7 功率因数的提高
  • 7.8 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7.9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 7.10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8.1 互感和同名端
  • 8.2 耦合电感的串联
  • 8.3 耦合电感的并联
  • 8.4 耦合电感的功率
  • 8.5 变压器原理
  • 8.6 理想变压器

三相电路

  • 9.1 三相电源与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相序
  • 9.2 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 9.3 对称三相电路星形联接时的计算
  • 9.4 对称三相电路三角形联接时的计算
  • 9.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 9.6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 9.7 三相电路功率测量

典型习题讲解

  • 10.1 支路电流法作业讲解
  • 10.2 回路电流法作业讲解
  • 10.3 戴维宁电路4-12C图讲解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1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 11.2 电流及参考方向
  • 11.3 电压及参考方向
  • 11.4 功率和能量
  • 11.5 电阻元件
  • 11.6 独立电源的分类及电压源
  • 11.7 电流源
  • 11.8 受控源
  • 11.9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11.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12.1 等效变换的概念
  • 12.2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 12.3 电阻的Y型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 12.4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 12.5 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12.6 输入电阻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13.1 支路电流法
  • 13.2 一般电路的网孔电流法
  • 13.3 一般电路的回路电流法
  • 13.4 含受控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法
  • 13.5 含理想电流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法
  • 13.6 一般电路的节点电压法
  • 13.7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法
  • 13.8 含受控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法

电路定理

  • 14.1 叠加定理
  • 14.2 替代定理
  • 1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14.4 戴维宁定理在一般电路中的应用
  • 14.5 戴维宁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
  • 14.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

  • 15.1 电容元件
  • 15.2 电感元件
  • 15.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 15.4 动态电路方程与一阶电路
  • 15.5 电路的初始条件
  • 15.6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RC放电电路
  • 15.7 RC放电电路中的时间常数
  • 15.8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RL放电电路
  • 15.9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C充电电路
  • 15.10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L电路
  • 15.11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 15.1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正弦稳态电路的基础

  • 16.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 16.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 16.3 相量及基尔霍夫的相量形式
  • 16.4 电阻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 16.5 电感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 16.6 电容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17.1 阻抗
  • 17.2 导纳
  • 17.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
  • 17.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 17.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 1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复功率
  • 17.7 功率因数的提高
  • 17.8 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17.9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 17.10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18.1 互感和同名端
  • 18.2 耦合电感的串联
  • 18.3 耦合电感的并联
  • 18.4 耦合电感的功率
  • 18.5 变压器原理
  • 18.6 理想变压器

三相电路

  • 19.1 三相电源与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相序
  • 19.2 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 19.3 对称三相电路星形联接时的计算
  • 19.4 对称三相电路三角形联接时的计算
  • 19.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 19.6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 19.7 三相电路功率测量

典型习题讲解

  • 20.1 支路电流法作业讲解
  • 20.2 回路电流法作业讲解
  • 20.3 戴维宁电路4-12C图讲解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 2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 21.2 电流及参考方向
  • 21.3 电压及参考方向
  • 21.4 功率和能量
  • 21.5 电阻元件
  • 21.6 独立电源的分类及电压源
  • 21.7 电流源
  • 21.8 受控源
  • 21.9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21.1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 22.1 等效变换的概念
  • 22.2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 22.3 电阻的Y型联结和△联结的等效变换
  • 22.4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 22.5 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22.6 输入电阻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23.1 支路电流法
  • 23.2 一般电路的网孔电流法
  • 23.3 一般电路的回路电流法
  • 23.4 含受控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法
  • 23.5 含理想电流源支路的回路电流法
  • 23.6 一般电路的节点电压法
  • 23.7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法
  • 23.8 含受控源支路的节点电压法

电路定理

  • 24.1 叠加定理
  • 24.2 替代定理
  • 2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 24.4 戴维宁定理在一般电路中的应用
  • 24.5 戴维宁定理在含受控源电路中的应用
  • 24.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

  • 25.1 电容元件
  • 25.2 电感元件
  • 25.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并联
  • 25.4 动态电路方程与一阶电路
  • 25.5 电路的初始条件
  • 25.6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RC放电电路
  • 25.7 RC放电电路中的时间常数
  • 25.8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RL放电电路
  • 25.9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C充电电路
  • 25.10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L电路
  • 25.11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 25.12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正弦稳态电路的基础

  • 26.1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
  • 26.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 26.3 相量及基尔霍夫的相量形式
  • 26.4 电阻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 26.5 电感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 26.6 电容元件的VCR相量形式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 27.1 阻抗
  • 27.2 导纳
  • 27.3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
  • 27.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 27.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 27.6 正弦稳态电路的复功率
  • 27.7 功率因数的提高
  • 27.8 正弦稳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27.9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 27.10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 28.1 互感和同名端
  • 28.2 耦合电感的串联
  • 28.3 耦合电感的并联
  • 28.4 耦合电感的功率
  • 28.5 变压器原理
  • 28.6 理想变压器

三相电路

  • 29.1 三相电源与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相序
  • 29.2 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 29.3 对称三相电路星形联接时的计算
  • 29.4 对称三相电路三角形联接时的计算
  • 29.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 29.6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 29.7 三相电路功率测量

典型习题讲解

  • 30.1 支路电流法作业讲解
  • 30.2 回路电流法作业讲解
  • 30.3 戴维宁电路4-12C图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