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开课高校江西财经大学
开课教师李杰
学科专业理学数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19 - 2025/06/30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线性代数的重要性

1统计数字表明,大学数学课程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线性代数,其次是高等数学中的多元函数微积分。——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宗本(2009 年第五届全国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

2线性代数是最有趣、最有价值的大学数学课程。——美国数学教育家David C.Lay

3无论何时,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对通信的需求。通信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数学基础研究的支撑。微积分运用、傅里叶级数、线性代数等数学理论,都给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了依据。——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

二、线性代数课程介绍

1、课程内容介绍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工、经管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以矩阵为主线,围绕线性方程组问题展开论述,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问题。课程理论体现了数学归纳法、不变量、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重要的数学思想。课程不仅适合高校理、工、经管等专业的本科学生,也适合其他需要线性代数基础知识的社会人员。

2、课程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线性代数课程中蕴涵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变换、归纳、公理化、同构、类比和化归等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本质、数学的精髓,是联系各方面数学知识的纽带。而在课程、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往往以隐形的方式出现,有具体的知识载体传播和呈现,它们蕴涵在数学概念、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三、线性代数的教和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作为离散化和数值计算理论基础的线性代数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日益重要,线性代数在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线性代数抽象难懂,学了有什么用?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

1、如何教 

本课程针对线性代数知识结构特点,将知识点细化并深入探究,包括五部分内容:一是从几何角度对线性代数的抽象概念进行诠释,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等。二是典型例题选讲,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收集、整理学生常见的问题,精心筛选,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三是知识专题选讲,如伴随矩阵问题、初等变换问题、矩阵方程问题等。四是精彩应用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建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2、如何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化解课程难点,深入理解与掌握课程的重点,领略线性代数丰富多彩的应用案例,学会用线性代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思维、创新意识、数学建模及数值计算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四、教学团队介绍

本课程为江西省2020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西省2020年省级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课程建设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

团队老师长期致力于线性代数教学与研究,经验丰富,效果突出,获得过江西省理科组教学一、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以及全校教学名师教学十佳金牌主讲教师等称号,编著了教材两部,立项了省重点教改课题一项。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行列式

1.1 二阶、三阶行列式

1.2 全排列与逆序数

1.3 n阶行列式的定义

1.4 行列式的性质

1.5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1.6 行列式计算技巧①

1.7 行列式计算技巧②

1.8 Cramer法则

第一单元(第一章)测试题

第二章 矩阵

2.1 什么是矩阵

2.2 矩阵的运算及性质①

2.3 矩阵的运算及性质②

2.4 逆矩阵

2.5 伴随矩阵

2.6 矩阵的初等变换

2.7 矩阵的标准形

2.8 初等变换求逆法

2.9 分块矩阵

第二章 矩阵 单元测试

第三章 向量

3.1 什么是向量

3.2 线性组合——一个向量与多个向量

3.3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3.4 线性相关性的性质①

3.5 线性相关性的性质②

3.6 线性相关性的性质③

3.7 线性相关性的性质④

3.8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

3.9 向量组的等价

3.10 向量组中向量个数与线性相关性

3.11 向量组的秩和极大无关组

3.12 矩阵的秩与初等变换(求矩阵秩的方法①)

3.13 求矩阵秩的方法②

3.14 什么是向量空间

3.15 向量的内积

3.16 向量组正交化

3.17 正交矩阵

第三章 向量 测试题

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4.1 线性方程组的-表达形式

4.2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4.3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

4.4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

4.5 线性方程组的公共解问题

4.6 线性方程组的同解问题

4.7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之一

4.8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之二

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 单元测试

第五章 矩阵的特征值问题与相似矩阵

5.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引入

5.2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

5.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实例

5.4 特殊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基本性质

5.6 相似矩阵的定义

5.7 矩阵相似和矩阵等价的关系

5.8 方阵对角化的条件

5.9 实对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重要结论

5.10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