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艺术呈现
茶文化艺术呈现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6
开课时间2025/01/31 - 2025/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共有72个教学微视频,共7章节,课程习题30道,视频总时长达500分钟。
二、本课程共36个学时,2学分,开课时间为 2025年2月1日 至 2025年7月31日。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2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茶文化艺术呈现历史;第二模块内容为茶艺呈现。配套线下教材为《品饮中国》;
四、教学计划如下:
(1)教学内容+课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六、成绩评价: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20%;
(2)作业成绩占20%;
(3)测验成绩占20%;
(4)考试成绩占20%;
(5)发帖讨论成绩占5%,普通帖子5分一个,精华帖子10分一个;
(7)测验成绩占15%;
本课程最终成绩 = 线上成绩*权重值+线下成绩*权重值。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茶文化艺术呈现的历史 (主讲教师:王旭烽)
第一节 什么是茶:一叶双菩提
第一节 什么是茶:一叶双菩提
第二节 好大一棵树:巨无霸的威风
第二节 好大一棵树:巨无霸的威风
第三节 发乎神农氏:茶与人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三节 发乎神农氏:茶与人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第四节 闻于鲁周公:茶被人类的第一次庄严记录
第四节 闻于鲁周公:茶被人类的第一次庄严记录
第五节 从“荼”到“茶”:自《诗经》开始的解读
第五节 从“荼”到“茶”:自《诗经》开始的解读
第六节 在茶之故乡的故乡:古巴蜀的茶之滥觞
第六节 在茶之故乡的故乡:古巴蜀的茶之滥觞
第七节 茶图腾中的人文密码:关于茶的神话
第七节 茶图腾中的人文密码:关于茶的神话
第八节 茶图腾中的人文密码:关于茶的祭祀
  第八节 茶图腾中的人文密码:关于茶的祭祀
第九节 佳茗佳人的西晋版本:那个让洛阳纸贵的人
第九节 佳茗佳人的西晋版本:那个让洛阳纸贵的人
第十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份茶文献《僮约》
第十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一份茶文献《僮约》
第十一节 什么是芼茶:从茶的食用说起
第十一节 什么是芼茶:从茶的食用说起
第十二节 以茶代酒的故事:茶饮料的开始
第十二节 以茶代酒的故事:茶饮料的开始
第十三节 花样美男名士风流:以水为厄的嗜茶者
第十三节 花样美男名士风流:以水为厄的嗜茶者
第十四节 荈赋的吟唱:最早的茶歌
第十四节 荈赋的吟唱:最早的茶歌
第十五节 八公山上茶禅一味:荼茗是如何成为甘露的
第十五讲 八公山上的茶禅一味
第十六节 茶和丹丘子:大茗树下的识茶人
第十六节 茶和丹丘子:大茗树下的识茶人
第十七节 羽人在哪里:轻身换骨道家风
第十七节 羽人在哪里:轻身换骨道家风
第十八节 陆纳杖侄:关于茶的清高与内敛
第十八节 陆纳杖侄:关于茶的清高与内敛
第十九节 世态炎凉中的“小鲜肉”:“是茗是茶”没问题
第十九节 世态炎凉中的“小鲜肉”:“是茗是茶”没问题
第二十节 从南方到北方:关于酪奴的故事
第二十节 从南方到北方:关于酪奴的故事
第二章 茶器的艺术 (主讲教师:潘城)
第一节 唐代茶器:风炉
第一节 唐代茶器:风炉
第二节 唐代茶器:法门寺金银茶器
第二节 唐代茶器:法门寺金银茶器
第三节 宋代茶器:十二先生
第三节 宋代茶器:十二先生
第四节 宋代茶器:天目盏
第四节 宋代茶器:天目盏
第五节 明清紫砂:供春壶
第五节 明清紫砂:供春壶
第六节 明清紫砂:大彬壶与孟臣罐
第六节 明清紫砂:大彬壶与孟臣罐
第七节 明清紫砂:曼生壶
第七节 明清紫砂:曼生壶
第八节 品味紫砂
第八节 品味紫砂
第九节 茶席中的要素
第九节 茶席中的要素
第十节 茶器的款式
第十节 茶器的款式
第三章 茶画的艺术 (主讲教师:潘城)
第一节 唐代茶画:萧翼赚兰亭图
第一节 唐代茶画:萧翼赚兰亭图
第二节 唐代茶画:调琴啜茗图
第二节 唐代茶画:调琴啜茗图
第三节 唐代茶画:宫乐图
第三节 唐代茶画:宫乐图
第四节 宋代茶画:文会图
第四节 宋代茶画:文会图
第五节 宋代茶画:茗园赌市图
第五节 宋代茶画:茗园赌市图
第六节 元代茶画:嘉禾八景图
第六节 元代茶画:嘉禾八景图
第七节 明代茶画:事茗图
第七节 明代茶画:事茗图
第八节 明代茶画:惠山茶会图
第八节 明代茶画:惠山茶会图
第九节 晚明茶画:琴泉图
第九节 晚明茶画:琴泉图
第四章 茶艺创意呈现 (主讲教师:包小慧)
第一节 茶艺创意的概述
第一节 茶艺创意的概述
第二节 茶艺创意的主题确定
第二节 茶艺创意的主题确定
第三节 茶艺创意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第三节 茶艺创意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第五章 茶与音乐 (主讲教师:包小慧)
第一节 音乐对茶文化的折射
第一节 音乐对茶文化的折射
第二节 茶与日常生活在音乐中的反映
第二节 茶与日常生活在音乐中的反映
第三节 茶与礼仪在音乐中的反映
第三节 茶与礼仪在音乐中的反映
第四节 茶与情感在音乐中的反映
第四节 茶与情感在音乐中的反映
第五节 音乐与茶的关系
第五节 音乐与茶的关系
第六节 音乐的功能与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六节 音乐的功能与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七节 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七节 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八节 音乐的心理:情绪作用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八节 音乐的心理:情绪作用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九节 音乐的属性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九节 音乐的属性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十讲 音乐的主题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十讲 音乐的主题在茶事活动中的运用
第十一节 音乐的民族性在茶事活动的运用
第十一节 音乐的民族性在茶事活动的运用
第十二节 音乐的时代特征在茶事活动的运用
第十二节 音乐的时代特征在茶事活动的运用
第六章 茶艺呈现(主讲教师:钟斐)
第一节 茶艺的择水与配具
第一节 茶艺的择水与配具
第二节 绿茶的玻璃杯冲泡法
第二节 绿茶的玻璃杯冲泡法
第三节 绿茶的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第三节 绿茶的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第四节 绿茶的盖碗冲泡法
第四节 绿茶的盖碗冲泡法
第五节 紧实型乌龙茶的冲泡
第五节 紧实型乌龙茶的冲泡
第六节 条索型乌龙茶的冲泡
第六节 条索型乌龙茶的冲泡
第七节 台式乌龙茶的冲泡
第七节 台式乌龙茶的冲泡
第八节 潮汕工夫茶的冲泡
第八节 潮汕工夫茶的冲泡
第九节 英式下午茶
第九节 英式下午茶
第十节 韩国茶礼介绍
第十节 韩国茶礼介绍
第十一节 韩国茶礼中的行礼
第十一节 韩国茶礼中的行礼
第十二节 韩国茶礼:仪礼茶(1)
第十二节 韩国茶礼:仪礼茶(1)
第十三节 韩国茶礼:仪礼茶(2)
第十三节 韩国茶礼:仪礼茶(2)
第十四节 日本茶道介绍
第十四节 日本茶道介绍
第十五节 日本茶道:盆略点前
第十五节 日本茶道:盆略点前
第七章 中华茶礼仪(主讲教师:钟斐)
第一节 体态的呈现
第一节 体态的呈现
第二节 行礼与回礼
第二节 行礼与回礼
第三节 习茶的细节
第三节 习茶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