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是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方向、城市地下工程学科的专业课,每年学生听课人数150人左右。本课程自建校之初开课至今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伴随新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大量兴建、国内外隧道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本课程也不断更新发展,培养了大批适应现场需要、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隧道工程技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隧道是一种埋置于地层中的工程建筑物,隧道周围的地(围岩)既对隧道结构产生作用,又是隧道承受荷载的体系之一。隧道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隧道工程受围岩条件影响显著。由于地层情况千变万化,地层特性错综复杂,这种相互影响关系还没有被充分认识,现有的理论体系也还不能完善的解释工程实际问题,因而目前隧道设计常常需要理论分析与工程类比相结合,而目前大量出现的隧道新结构、新方法、新技术又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认识、总结和提高。故本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课程从隧道的概念、种类出发,介绍了交通类隧道设计原则和构造;阐述了围岩工程特性、围岩压力及围岩分级;讲解了隧道支护、衬砌结构设计原理和不同工程条件下的设计方法;不仅介绍传统矿山法和现代新奥法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还结合目前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介绍不良地质和特殊地段隧道施工、隧道掘进机新技术;也介绍了隧道施工必备的风、水、电等辅助施工作业以及隧道运营通风方法与设计。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经典理论、方法与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活用理论知识,注重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知识结构系统。为适应教学需要,本课程的任课教师都经过博士、硕士阶段的教育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工作中特别强调参与国内重点隧道工程的科研攻关,将科研成果和探索体会融入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方向毕业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在现场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