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原理
城乡规划原理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5
开课时间2025/02/16 - 2025/06/30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组成员在发放问卷、访谈了解了学情特点基础上,融入底线思维、立德树人、家国情怀,价值塑造和法规意识等思政元素,从城乡“如何来、如何思、如何编”角度出发,主要讲述城市与城市化、规划思想发展、城乡规划体制、城乡规划类型、城市用地布局、道路与交通系统、总体规划、城市韧性规划、生态环境规划、详细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11个章节的内容。

课程大纲

城市与城镇化

  • 1.1 第一课时 绪论
  • 1.2 第二课时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 1.3 第三课时 新型城市化
  • 1.4 第四课时 城市双修
  • 1.5 第五课时 特色小镇
  • 1.6 共生一存量城市的魅力 共生一存量城市的魅力(云观展)

规划思想发展

  • 2.1 第一课时 外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 2.2 第二课时 中国古代规划思想
  • 2.3 第三课时 田园城市理论
  • 2.4 第四课时 卫星城镇等理论
  • 2.5 第五课时 雅典宪章等

城乡规划体制

  • 3.1 第一课时 城乡规划体制

城乡规划体系

  • 4.1 第一课时 规划特点与资料调查
  • 4.2 第二课时 规划体系
  • 4.3 城镇体系规划专题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 5.1 第一课时 用地分析
  • 5.2 第二课时 城市用地的分类
  • 5.3 第三课时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 6.1 第一课时 道路的分类及道路系统结构
  • 6.2 第二课时 道路横断面设计
  • 6.3 第三课时 静态交通规划
  • 6.4 第四课时 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总体规划

  • 7.1 第一课时 城市发展战略
  • 7.2 第二课时 人口与文化
  • 7.3 第三课时 城市产业布局
  • 7.4 第四课时 总体布局
  • 7.5 第五课时 绿地系统布局
  • 7.6 第六课时 区域分析

城市韧性规划

  • 8.1 第一课时 给排水规划
  • 8.2 第二课时 能源及环卫设施规划
  • 8.3 第三课时 韧性城市

生态环境规划

  • 9.1 生态城市
  • 9.2 海绵城市

城市详细规划

  • 10.1 控制性详细规划
  • 10.2 生活圈居住区规划

乡村规划

  • 11.1 美丽乡村设计
  • 11.2 美丽乡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