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4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7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级财务会计”是审计学、会计学等本科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以企业(公司)为背景;以“决策有用论”为基础;以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为依据;以六大会计要素的基本业务处理为重心;以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以会计信息的披露为终点。该课程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顺序,详细阐述制造业企业(公司)的具体会计处理。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本理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具体账务处理;财务报告的编制等几大方面。 

    本课程在讲解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讲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或者上市公司的鲜活案例,通过理论对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力求讲解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由于我国会计准则是原则导向,在会计处理中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因此,在教学讲解与慕课讨论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讨论与分析,以培养大家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大家应该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基本问题,能够认识到会计规则与法律法规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

课程大纲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1.1财务会计目标
1.2财务报告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
1.3财务报告要素—利润表要素
1.4会计假设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6会计确认基础与计量属性
货币资金
2.1库存现金
2.2银行存款及其他和货币资金
应收款项
3.1应收票据
3.2应收票据贴现与转让
3.3应收账款
3.4坏账准备
3.5预付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存货
4.1存货的取得—外购存货的会计处理
4.2存货的取得—加工存货的会计处理
4.3存货的发出计价
4.4 周转材料发出的会计处理
4.5存货清查
4.6存货期末计价—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4.7 存货期末计价—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固定资产
5.1固定资产确认及分类
5.2固定资产的取得—固定资产成本的确定
5.3固定资产的取得—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5.4固定资产的取得—自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5.5 固定资产的取得—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5.6 固定资产的折旧
5.7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5.8 固定资支出的处置
无形资产
6.1无形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6.2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6.3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6.4无形资产的处置
投资性房地产
7.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7.2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7.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7.4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7.5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金融资产
8.1金融资产分类
8.2债权投资-核算原理
8.3 债权投资—会计处理
8.4其他债权投资
8.5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8.6交易性金融资产
5.7金融资产重分类
长期股权投资
9.1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
9.2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1)
9.3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
9.4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成本法
9.5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1)
9.6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权益法(2)
9.7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9.8权益法转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9.9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9.10金融资产转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
9.11长期股权投资转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流动负债
10.1短期借款等
10.2应付职工薪酬(1)
10.3应付职工薪酬(2)
10.4应交增值税—科目设置
10.5应交增值税—会计处理
10.6其他应交税费
非流动负债
11.1应付债券
11.2预计负债
11.3借款费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
11.4 借款费用—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所有者权益
12.1应实收资本
12.2资本公积与其他综合收益
12.3留存收益
收入、费用与利润
13.1收入概述
13.2识别合同
13.3识别单项履约义务
13.4确定交易价格—可变对价
13.5确定交易价格—重大融资成分
13.6确定交易价格—非现金对价与应付客户对价
13.7 分摊交易价格
13.8 收入的确认
13.9合同成本
13.10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1)
13.11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2)
13.12 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3)
13.13 费用
13.14 利润
财务报告
14.1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
14.2资产负债表
14.3利润表
14.4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结构
14.5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4.6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4.7 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4.8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14.9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