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主要为适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而设计建设的,其课时安排、教学手段、课程内容、学习资源均便于网络自主学习。也可以应用于远程教学、辅助教学、自修提高等。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精美的植物图片也可以作为公众欣赏和了解植物的窗口。该课程是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自 2001 年开始已经连续 18 年持续进行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试验与示范。先后主编主编出版植物学国家十五、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课程建设过程中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等奖( 2 项)以及教材、多媒体和网络课程奖等 10 余项。现任课程负责人为强胜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和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植物组现有师资 11 人,有教授 5 名,副教授 3 名,其中博士 8 人,硕士 2 人。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课程是由著名的植物学家,南京农业大学终身教授 - 李扬汉先生一手创建。目前录属于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依托于江苏省优势学科。
第一章 绪论
1.1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植物学
1.2 植物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3 植物的多样性
1.4 植物学简史及发展动态
1.5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概述
第三章 种子与幼苗
种子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 植物组织
4.1 植物组织的概念
4.2 分生组织
4.3 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及分泌结构
第五章 营养器官-根
5.1功能与经济利用
5.2根和根系的形态类型
5.3根尖初生生长与根初生结构
5.4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第六章 营养器官-茎
6.1茎的基本形态
6.2茎尖的结构
6.3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6.4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6.5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第七章 营养器官-叶
7.1叶的生理功能
7.2叶的形态和组成
7.3叶的发生和生长
7.4叶的结构
7.5叶的衰老与脱落
第八章 营养器官的变态
营养器官的变态
第九章 生殖器官-花
9.1花的组成及其在发育上的意义
9.2花芽分化
9.3雄蕊的发育与结构
9.4雌蕊的发育和结构
9.5开花与传粉
9.6受精
第十章 种子发育与果实的发育与受精
10.1种子的发育
10.2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第十一章 植物类群及分类
11.1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11.2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概述
11.3藻类植物
11.4菌类植物
11.5地衣植物
11.6苔藓植物
11.7蕨类植物
11.8裸子植物
单元测验:第十一章 植物类群及分类
单元作业:第十一章 植物类群及分类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12.1茎的性质、茎的生长习性
12.2叶的形态类型
12.3植物的花
12.4果实
单元测验: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单元作业: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双子叶植物纲
13.1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
13.2杨柳科、石竹科、唇形科、十字花科
13.3桑科、豆科、大戟科、锦葵科
13.4葫芦科、伞形科、胡桃科、菊科
13.5旋花科、芸香科、茄科
单元作业: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双子叶植物纲
单元测验: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双子叶植物纲
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单子叶植物纲
泽泻科、百合科、兰科、禾本科、莎草科
单元作业: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单子叶植物纲
单元测验: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单子叶植物纲
第十五章 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15.1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
15.2植物营养体的演化
15.3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