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时间2025/02/28 - 2025/06/30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讲解从出生到青春期这段时间,个体的生理、认知、情绪和人格发展以及社会性是如何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一是向学生阐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以及从出生到青春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发展规律,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机制等;二是教授学生能运用有关知识与理论分析自己及他人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指导学生在以后的职业领域中,能够运用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知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进行科学的学科教育和心理教育。本课程突出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养实践中的应用,兼顾知识性,实用性和有趣性。

课程大纲
绪论
1.1 如何理解发展—动态全面的视角
1.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题和任务—主要的领域和目标
1.3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框架
1.4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从精神分析理论到情境理论
1.5 如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科学方法和研究
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2.1 儿童心理发展的遗传基础—基因和染色体
2.2 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经基础—大脑的重要性
2.3 身体的发育—从快速成长到稳定
2.4 动作的发展—比你了解的更重要
认知发展
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2 感知觉的发展—孩子的感知世界
3.3 注意的发展—一种重要的资源
3.4 语言的发展—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
3.5 记忆的发展—记住的并非都是真实
3.6 思维的发展—从动作思维到辩证思维
3.7 观点采择和心理理论—为了更好的适应
智力发展
4.1 智力的概念—智力究竟是什么
4.2 智力的测量—测测你的智力水平
4.3 智商及在人群中的分布—如何才能成为天才
4.4 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智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决定的
情绪和人格的发展
5.1 情绪的发展—从情绪识别到情绪控制
5.2 气质的发展—人格早期的表现
5.3 人格发展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视角
5.4 人格的测量—多样性和适应性
5.5 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的交互
社会交往的发展
6.1 依恋—对抗恐惧和不安的基本模式
6.2 同伴游戏—不仅仅是游戏
6.3 友谊—朋友的重要性
6.4 同伴交往的性别分化—男孩和男孩玩,女孩和女孩玩
6.5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手枪和布娃娃
6.6 攻击行为—成长中的冲突
道德发展
7.1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从两难故事说起
7.2 共情的发展—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因
7.3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帮助,分享,安慰和合作
7.4 校园中的攻击行为—预防校园欺凌
发展的环境因素
8.1 生态环境理论—更好地理解环境的作用
8.2 发展的家庭因素—最重要的环境
8.3 发展的学校环境因素—持续时间最长的环境
8.4 电视,平板,手机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有爱又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