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
光纤通信特点,光纤导光原理,光纤损耗特性和色散特性,单模光纤,光纤产品,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LD、LED和DFB-LD光源,光发射机,PIN和APD光检测器,光接收机,EDFA光放大器,无源光器件,WDM技术,光交换,SDH网络,光纤通信系统设计分析;
卫星通信特点,卫星通信系统组成,卫星运动轨道定律,卫星轨道分类,GEO星特点,卫星通信的网络结构和业务,FDMA/TDMA/CDMA多址工作方式,多普勒频移,卫星通信链路的干扰,日凌现象,卫星链路功率计算分析,星载转发器,地球站设备,VSAT系统,铱星系统,Globalstar系统,Inmarsat 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概况及典型代表,大区制、蜂窝小区制和区群,同频道干扰,数字蜂窝网络结构及发展,移动台、基站和网络子系统功能,移动信道快衰落慢衰落特点,时延扩展,相关带宽,任意地形地区移动信道衰减估计和接收信号功率计算,分集接收,MIMO技术,数字频率/相位/正交振幅/OFDM调制,信令概念,接入信令,网络信令,信令应用,移动通信系统区域划分,号码,切换技术,用户位置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光纤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际系统构成、主要技术及特点,了解其规划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
本课程的特点是:1,面向通信专业学生开设,具有一定深度;2,包含三个应用系统,知识点多,知识面广;3,与实际系统紧密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修学该课程所需的预备知识有:电路和信号基本理论、电磁场与电磁波和通信原理。
第一章通信系统
111第一章通信系统-绪论
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
211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221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特性-导光原理-几何光学
222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特性-导光原理-波动方程
223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特性-光纤损耗
224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特性-光纤色散
225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特性-单模光纤
226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特性-光纤产品
231第二章光纤通信-光源和光发射机-激光产生的物理基础
232第二章光纤通信-光源和光发射机-LD
233第二章光纤通信-光源和光发射机-LED
234第二章光纤通信-光源和光发射机-光发射机
241第二章光纤通信-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光检测器
242第二章光纤通信-光检测器和光接收机-光接收机
251第二章光纤通信-光器件与波分复用系统-光放大器
252第二章光纤通信-光器件与波分复用系统-无源光器件
253第二章光纤通信-光器件与波分复用系统-波分复用系统
254第二章光纤通信-光器件与波分复用系统-WDM系统单元部件
255第二章光纤通信-光器件与波分复用系统-光交换技术
261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系统-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262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系统-同步数字体系SDH
263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系统-SDH网络结构及设备
264第二章光纤通信-光纤传输系统-SDH组网与恢复
光纤通信系统作业
光纤通信研讨题
第三章卫星通信
311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系统概述-卫星轨道
312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系统概述-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321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链路-链路传输特性
322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链路-噪声与干扰
323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链路-卫星通信全链路质量
331第三章卫星通信-多址技术-频分多址
332第三章卫星通信-多址技术-时分多址
333第三章卫星通信-多址技术-其他多址技术
341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通信设备-星载转发器基础
342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通信设备-星上处理转发器
343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通信设备-地球站设备
351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应用系统-VSAT系统
352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应用系统-铱星系统
353第三章卫星通信-卫星应用系统-全球星系统和Inmarsat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作业
卫星通信小组合作题
第四章移动通信
411第四章移动通信-概述
421第四章移动通信-蜂窝网络结构-蜂窝的概念
422第四章移动通信-蜂窝网络结构-数字蜂窝网络结构
423第四章移动通信-蜂窝网络结构-移动台、基站和网络子系统
431第四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机理-电波传播基础
432第四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机理-地形地物分类及中等起伏地传播损耗
433第四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机理-任意地形地区传播损耗与接收信号功率估算
441第四章移动通信-信令技术
442第四章移动通信-用户移动管理技术
移动通信综合题
思政作业
移动通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