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电,你在干什么呢?那个贴着“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变压器是啥样子?崇山峻岭中的电网是怎样高效传输电能的?请带着你的好奇心,走进《电路原理》课堂,我们将实际物理器件抽象为用数学表达式描述的理想元件,将动态复杂变化的网络转化为不同情形下的静态模型。用数学工具来对电路模型进行分析,用工程计算语言来完成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求解,逐步引导认识当代元器件,掌握电路核心分析方法。在理论学习中,大量生活有关电路实例会呈现,如汽车电池充电,三相照明系统故障等等,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完成从物理电路转换为抽象模型,再从理论计算到实际应用的两次学习过程转换。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你将会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念,你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电路原理》是自动化类本科生专业的核心学科基础课程,控制科学的视角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其基本规律及分析方法,重点在于电路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课程共有9章,前4章(电路原理1)延续高中物理中的线性电阻、电源元件为对象,给出电路最基本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引出电路的等效变换,从工程思维的角度进行计算和分析,用电路定理来简化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第5章和第6章引入更多元器件——电容、电感、互感、变压器等,用数学语言和工具,如复数、向量和微分方程来描述电路的特性,应用前4章的定理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电路参数,将时域扩展到频域。第7章将单相稳态电路扩展到三相稳态电路;第8章给出相对于稳态电路的暂态电路分析;第9章将一端口电路扩展到二端口网络,形成系统的框架,为后续《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课程内容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家掌握电路理论基础知识及电路分析方法。课程具有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是控制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课程充分体现基础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将自动化类基础学科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有关电路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欢迎你来到《电路原理》课堂,从这里出发,你将会发现电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掌握工程类课程思维模式,探索控制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