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二、本课程共32学时2学分,开课时间为2025年9月16日至2026年1月10日;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12个模块:
第一模块内容为《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变》 ;
第二模块内容为《电视新闻栏目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
第三模块内容为《电视新闻的属性和特征》 ;
第四模块内容为《联播类时政新闻栏目的嬗变》 ;
第五模块内容为《民生新闻栏目的新发展》 ;
第六模块内容为《电视现场报道和网络新闻直播》 ;
第七模块内容为《电视新闻栏目中的连续、系列报道》 ;
第八模块内容为《电视纪实类栏目的新走向》 ;
第九模块内容为《电视深度栏目以及短视频化》 ;
第十模块内容为《电视评论栏目的发展》 ;
第十一模块内容为《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探析》 ;
第十二模块内容为《电视新闻的融媒传播探索》 。
四、教学计划如下:
(1)第一章 新闻传播方式的巨变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十年——由微博发端的新闻传播方式巨变
第二单元 新媒体传播的全新特征:碎片化、标签化、互动化以及泛娱乐化
第三单元 传统媒体的因时而变:重建“约会机制”
学时:45分左右。
(2)第二章 电视新闻栏目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电视新闻栏目的历史轨迹
第二单元 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成熟
第三单元 电视新闻栏目新的发展及其趋势
学时:45分左右。
(3)第三章 电视新闻的属性和特征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电视新闻界定和作用
第二单元 电视新闻的共性规律
第三单元 电视新闻的个性特征
学时:45分左右。
(4)第四章 联播类时政新闻栏目的嬗变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新闻联播》的变迁
第二单元 联播类时政新闻栏目特征分析
第三单元 联播类时政新闻栏目发展趋势
学时:45分左右。
(5)第五章 民生新闻栏目的新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民生新闻的生成语境
第二单元 民生新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第三单元 民生新闻的成功之道和转型方向 学时:45分左右。
(6)第六章 电视现场报道和网络新闻直播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现场出镜报道
第二单元 直播连线报道
第三单元 电视和网络新闻直播
学时:45分左右。
(7)第七章 电视新闻栏目中的连续、系列报道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概说
第二单元 连续报道
第三单元 系列报道
学时:45分左右。
(8)第八章 电视纪实类栏目的新走向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分辨
第二单元 电视专题片
第三单元 电视纪录片和互联网微纪录片
学时:45分左右。
(9)第九章 电视深度栏目以及短视频化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调查性报道
第二单元 解释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
第三单元 电视深度报道的短视频化
学时:45分左右。
(10)第十章 电视评论栏目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第二单元 主持人谈话类电视评论栏目
第三单元 述评类电视评论栏目
学时:45分左右。
(11)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探析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电视新闻杂志概念辨析
第二单元 板块式电视新闻杂志
第三单元 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特点
学时:45分左右。
(12)第十二章 电视新闻的融媒传播探索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电视新闻融媒传播的机制探索
第二单元 短视频新闻
第三单元 电视新闻栏目的媒体融合转型发展
学时:45分左右。
五、授课方式介绍:
老师讲授,拓展案例参考,习题测试,讨论区发帖参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六、成绩评价:建立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以“视频观看时长+测验得分+论坛发帖得分”作为平时成绩,占45%,期中考试(考核标准中标为作业)占20%,期末考试(考核标准中标为考试)占35%,计算总评成绩。
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平时成绩(30分):
(1)课程视频听看完成,得10分;
(2)十二章测验满分,得20分;
(二)讨论和笔记(20分):
(1)发帖讨论5次以上,帖文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提出或见解发表,每次发帖得2分,发满5次及以上,得10分;
(2)笔记每次提交得2分,提交5次或以上得10分。
(三)期末考试(50分)。
累计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