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充分结合海岛的地域优势和鲜明的海洋办学特色,让学生走进海岛、海洋、天象等自然环境,体验“天、地、风、海、浪”所赋予人类的困难和考验。打破现行学校体育课形成的封闭模式,拓展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引入了前沿的拓展项目、实用的生存安全救护技能,与海洋特色内容有机结合,集体育运动素养与海洋生态文明知识、体格健全与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为一体,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认知”、从需要中“学会做事”,从活动中“学会共处”,从培养个性发展中“学会生存”。使“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课堂”。
一、本课程共8章,52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484.03分钟。
二、本课程共32个学时,2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海岛野外生存生活拓展训练教程(第三版》,主编:黄永良、傅纪良、王裕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
四、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章 现代鲁滨逊式的热衷:海岛生存悄然兴起(2课时)
课程内容:追根溯源,了解海岛野外生存的发展和价值,理解开展这项活动的目标及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的积极有效性,激发学习动力。
第二章 海岛穿越(6课时)
课程内容:背负行囊,行走山水间。穿梭于海岛礁石、沙滩、滩涂、山地、群林及海域等复杂地形中,学会运用或穿或爬或翻或攀或溜的技能,在安全的情况下经历一些危险和挑战。体验野外生存的魅力。
第三章 海中求生(6课时)
课程内容:在“不放弃”意志的基础上,求生的核心是“自身掌握技能”。无论是穿越海域还是不慎落入水中,必须学会快速适应水环境、减少失温,通过团队互助的方式来进行漂流泅渡脱离险境。
第四章 船上脱险(6课时)
课程内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茫茫大海中,要掌握在复杂情况下如何顺利登船、操控船只、在船只出现故障时进行弃船或抛艇入海,以及覆船后顺利逃生的技能。
第五章 求生技巧(4课时)
课程内容: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学习和掌握海洋天象、撒网捕鱼等一些实用性生存技巧,能够对现有材料进行加工使用,是你成为生存行家的过程和体现。
第六章 海上救援(4课时)
课程内容:“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海上救援旨在认识大海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救求救和帮助他人,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人的生命价值要远高于财富”的真实写照。
第七章 活动实例(2课时)
“经历一次,回味一生”。开课十年的精彩活动锦集,会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海岛野外生存,带领大家体验在大海中挑战生命极限的快乐。
第八章 基础妙学(2学时)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海岛野外生存作为户外活动,也必须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户外的基本常识,这样能够预防和消除野外潜在危险,保证我们海岛野外生存活动的正常开展。这需要在校内课堂、基地进行培训与学习,并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也是一种考验的过程。
五、授课方式介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六、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线下翻转课堂讨论成绩。
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测试、考试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分数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40%
(2)作业成绩 占 15%
(3)测验成绩 占 10%
(4)考试成绩 占 15%
(5)发帖讨论成绩 占 5%
(6)笔记成绩 占5%
(7)线下成绩 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