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4
开课时间2025/02/26 - 2025/07/04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属于我校文化素质课科技社会模块,是一门带有科普性的介绍性课程,通过学习帮助同学们解密我们周围的生物现象,弄清关于生命科学时事热点问题背后的生物基本知识,领悟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同时期望有志于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同学,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加入到探索生命奥秘的队伍中来,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学能源的了解生物大分子,将有利于打开生物能源的大门;学材料的了解生物大分子,将有利于开拓生物材料的领地;学计算机的了解核酸、蛋白质和脑神经,将更便于设计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学机械专业的学生,增加对生命科学,尤其是人体自身的了 解,将有利于发展仿生学设计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课程大纲
绪论(3学时)
1.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1.2 生命科学向我们每个人走来
1.3延申阅读: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杂交稻
1.4延申阅读:正在消失的毛乌素沙漠
1.5课外学习:疯狂科学家如何创造生命(视频)(吟游诗人基德公众号)
1.6课外阅读:黑人会被晒黑吗?(浙大医学期刊)
生命的化学基础(3学时)
2.1 构成生物体的元素、水及无机盐
2.2糖类
2.3蛋白质
2.4脂类
2.5核酸
2.6营养与健康
2.7课外学习:第三套遗传密码(视频)(吟游诗人基德公众号)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3学时)
3.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2细胞骨架
3.3 细胞分化
3.4细胞衰老
3.5细胞死亡
3.6细胞癌变
3.7 生物医学领域的3D打印技术
3.8延申阅读:机械工程专家赵淳生院士抗癌
3.9课外学习:永远不要按下克隆这个按钮(视频)((吟游诗人基德公众号)
3.10课外阅读:山中伸弥:诺奖背后的故事-- “需求是发明之母”, “偶然是发明之父”(浙大医学期刊)
生物体内信息的传递(3学时)
4.1 细胞间连接
4.2 细胞信号转导
4.3 神经系统与信号传递
4.4 激素系统与信号传递
4.5味觉的形成与肌肉收缩
4.6硝酸甘油和伟哥的治病机理
遗传的分子基础(3学时)
5.1 基因的概念与结构
5.2 染色体与基因组
5.3 遗传的分子基础
5.4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测序
5.5发育的突变体
5.6课外学习:狼狗基因的差异(视频)(Discover)
发育的遗传基础(2学时)
6.1 精子与卵细胞的发生
6.2 受精与胚胎发育
6.3发育的基本机制
6.4试管婴儿
6.5基因编辑技术
6.6课外学习:诺贝尔获得者谈基因编辑技术(TED官网)
人类遗传学与遗传病(1学时)
7.1疾病的特征与分类(单基因遗传病)
7.2疾病的特征与分类(染色体病与多基因遗传病)
7.3遗传病的诊断与治疗
7.4课外学习:存在即是合理的(视频)(Discover)
生活中的微生物(3学时)
8.1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
8.2 细菌
8.3 病毒
8.4朊病毒与新冠病毒
8.5肠道微生物与健康
8.6课外学习:肠道菌群如何控制人类(视频)(吟游诗人基德公众号)
纳米医学与自然界的纳米现象(3学时)
9.1纳米科学与技术
9.2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9.3自然界的纳米现象—仿生学
9.4蚊子是如何咬我们的
9.5延申阅读:江雷院士与超疏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