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8
开课时间2025/02/28 - 2025/06/10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宏观经济学考察、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行为,揭示宏观总量之间盘根错节的联系,建立总量之间的内在逻辑框架。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激动人心,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件:从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到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预算赤字、欧元区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等等。

整个课程围绕一个基本模型框架展开。这个模型集中于阐明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三组市场中的均衡条件。让学习者不仅能够理解过去发生的宏观经济事件,而且也能够预测理解那些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事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依据不同模型,及模型各个模块展开的形式,深化并扩展了原理部分的内容,使得宏观总量之间的因果关联更为具体和清晰;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引入经济建模的技术,起到了逐步向《高级宏观经济学》过渡的作用,使得理论的表达更为精细和准确。

课程由“江西财经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博士生导师陆长平教授主讲,并有一批年轻的副教授、博士组成的教学团队。请加入《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提升您观察、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1、宏观经济学及宏观总量关系\n2、GDP及其核算方法\n3、商品市场与IS曲线\n4、货币市场与LM曲线\n5、IS-LM模型综合分析

第一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

6-1.工资决定与劳动力市场\n6-2.自然失业率\n7-1.AD-AS模型\n7-2. AD-AS模型的政策应用\n8-1.菲利普斯曲线\n8-2.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践\n9-1.美国次贷危机\n9-2.次贷危机中的政策应用

第二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

10-1 衡量生活水平;\n10-2 1950年以来富裕国家的增长;\n10-3 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更广泛的考察\n10-4 关于增长的思考:基本框架。\n11-1 产出与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n11-2 不同储蓄率的影响;\n11-3 通过数字感受储蓄率影响\n11-4 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n12-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n12-2.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n13-1.技术进步与短期产出、就业\n13-2.技术进步与中期产出、就业

第三单元测试

2023秋季--中级宏观经济学--期中考试

第四单元

14-1.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n14-2.加入预期的IS-LM模型\n15-1.预期对债券的影响\n15-2.预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n16-1.预期与消费\n16-1.预期与投资\n17-1.预期与IS、LM曲线\n17-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预期与产出

第四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18-1.商品市场的开放\n18-2.金融市场的开放\n19-1 开放经济中的IS关系\n19.2需求变动对均衡产出的影响\n19.3贬值对贸易余额和产出的影响\n19.4汇率变化的动态影响:J-曲线\n20-1 开放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均衡\n20-2 开放经济中的IS-LM关系\n20-3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效应\n20-4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n21-1.开放条件下的产出与汇率决定\n21-2.汇率危机、汇率超调与汇率制度选择

第五单元测验

第六单元

22-1.不确定性、预期和政策23-1.赤字、债务、政府支出和税收23-2.李嘉图等价、赤字融资与债务风险24-1.最优通胀率24-2.货币政策的设计24-3.危机对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

第六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