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
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时间2025/02/26 - 2025/06/06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人类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中的每一次重大跨越和重要发现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不可能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有实质性进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成为判断一个人、一个组织以及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标准。

相关理论和实践证明,创新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资质与潜能,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因此,有效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把《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定义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和科学方法训练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学术兴趣,激发学术灵感,帮助大家掌握科学思维、科学研究、论文写作、专利写作、项目论证的基本方法,提升创作潜能。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与内容主要有五大专题模块:一是创新思维方法,二是科学研究方法,三是科研论文写作方法,四是科研项目论证方法,五是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

 


课程大纲
课程导学
1.1课程性质与目的
1.2知识框架与内容
1.3学习方法与要求
1.4团队成员与分工
创新思维方法
2.1创新思维的基本认知
2.2创新思维的典型方法
2.3创新思维的阻碍因素
2.4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2.5单元测试
科学研究方法
3.1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3.2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
3.3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3.4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
3.5单元测试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
4.1科研论文基本认知
4.2期刊论文写作方法
4.3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4.4论文投稿发表方法
4.5单元测试
科研项目论证方法
5.1如何确定项目选题
5.2如何认识背景意义
5.3如何梳理研究述评
5.4如何陈述研究目标
5.5如何展开研究内容
5.6如何阐述研究思路
5.7如何选择研究方法
5.8如何归纳重点难点
5.9如何表述主要观点
5.10如何提炼预期创新
5.11如何陈述前期基础
5.12如何选择参考文献
5.13如何表述预期成果
5.14如何规范材料形式
5.15如何进行修改完善
5.16单元测试
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
6.1 学界对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的基本认识
6.2 国家对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6.3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典型案例
6.4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
6.5 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措施
6.6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