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7
开课时间2025/03/03 - 2025/07/13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从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变化中最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
        物理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结构化学,本课程不包括结构化学的内容。课程在着重介绍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的基础上,讲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以及表面胶体化学中的应用;介绍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讲解其  在一般化学反应和特殊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等。
       在化学已渗透到几乎所有物质科学领域的今天,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物理化学已成为一门无处不在的学科,成为所有与化学有关的人们的共同语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4学时)

  • 1.1 热力学第一定律
  • 1.2 功与过程
  • 1.3 热与过程
  • 1.4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
  • 1.5 化学反应热
  • 1.6 本章总结
  • 1.7 本章测验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5学时)

  • 2.1 热力学第二定律
  • 2.2 卡诺定理
  • 2.3 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
  • 2.4 规定熵
  • 2.5 熵变的计算
  • 2.6 变化方向及限度的判据
  • 2.7 吉布斯自由能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 2.8 ΔG的计算
  • 2.9 本章总结
  • 2.10 本章测验

第三章 多组分体系热力学(3学时)

  • 3.1 偏摩尔量
  • 3.2 化学势
  • 3.3 气体的化学势
  • 3.4 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 3.5 本章总结
  • 3.6 本章测验

第四章 相平衡(4学时)

  • 4.1 相律
  • 4.2 单组分体系
  • 4.3 二组分双液体系
  • 4.4 本章总结
  • 4.5 本章测验

第五章 化学平衡(0学时,自学)

  • 5.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 5.2 化学反应等温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 5.3 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与计算
  • 5.4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5.5 本章总结
  • 5.6 本章测验

第六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4学时)

  • 6.1 基本概念
  • 6.2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 6.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6.4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 6.5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6 本章总结
  • 6.7 本章测验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4学时)

  • 7.1 离子的电迁移
  • 7.2 溶液的电导
  • 7.3 电导测定及其应用
  • 7.4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
  • 7.5 本章总结
  • 7.6 本章测验

第八章 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2学时)

  • 8.1 可逆电池
  • 8.2 电极电势
  • 8.3 可逆电池热力学
  • 8.4 浓差电池
  • 8.5 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 8.6 本章总结
  • 8.7 本章测验

第九章 表面现象(4学时)

  • 9.1 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 9.2 弯曲液面的表面现象
  • 9.3 溶液的表面吸附
  • 9.4 表面活性物质
  • 9.5 液-固界面的润湿作用
  • 9.6 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
  • 9.7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 9.8 本章总结
  • 9.9 本章测验

第十章 溶胶(2学时)

  • 10.1 分散体系
  • 10.2 溶胶的制备与净化
  • 10.3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 10.4 溶胶的光学性质
  • 10.5 溶胶的电学性质
  • 10.6 溶胶的流变性质
  • 10.7 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 10.8 本章总结
  • 10.9 本章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