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微生物学(省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0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长江师范学院
开课教师梁姗阳晖向伟
学科专业理学生物科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28 - 2025/08/27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微生物学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与人类社会
  • 1.2 微生物的发现
  • 1.3 微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

  • 2.1 无菌技术
  • 2.2 微生物的纯培养
  • 2.3 微生物的保藏
  • 2.4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的结构

  • 3.1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
  • 3.2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和拟核
  • 3.3 芽孢
  • 3.4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外构造
  • 3.5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鞭毛、细胞质膜与细胞核
  • 3.6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器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 4.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与类型
  • 4.2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 4.3 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 4.4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 5.1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发酵
  • 5.2 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呼吸
  • 5.3 微生物产能代谢-自氧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
  • 5.4 微生物耗能代谢
  • 5.5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
  • 5.6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与调节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

  • 6.1 细菌的个体生长
  • 6.2 细菌的群体生长
  • 6.3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 6.4 真菌的生长繁殖
  • 6.5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

第七章 病毒

  • 7.1 病毒的概念
  • 7.2 病毒的研究方法
  • 7.3 毒粒的性质
  • 7.4 病毒的复制
  • 7.5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
  • 7.6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7.7 亚病毒因子
  • 7.8 艾滋病毒及作用机制
  • 7.9 生化武器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

  • 8.1 微生物的基因组
  • 8.2 质粒
  • 8.3 细菌的接合、转导、转化
  • 8.4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 9.1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
  • 9.2 生物体中的微生物
  • 9.3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 9.4 人体微生物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 9.5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第十章 微生物演化与分类

  • 10.1 生物进化计时器
  • 10.2 原核生物的分类
  • 10.3 真核细胞的起源

第十一章 感染与免疫

  • 11.1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 11.2 微生物的致病性
  • 11.3 病毒感染与免疫
  • 11.4 细菌感染与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