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1/03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辽宁中医药大学
开课教师张慧翟延君王添敏
学科专业医学中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9/03 - 2026/01/20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生物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学科,其基本任务是考证和整理中药的品种、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课程学习的宗旨是鉴定中药的真伪,评价中药的质量,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准确和有效。

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临床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的鉴别经验,学习现代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课程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的鉴定方法。各论分为植物药类、动物药类、矿物药类,其中植物药按不同的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藻菌地衣类、树脂类、其他类。每味中药重点介绍的内容有:本草考证、品种来源、植物(动物)形态、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中药鉴定新技术以及目前商品药材的伪劣品情况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识别临床常用中药,并掌握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点、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指标、以及目前商品药材的使用情况。

本课程适用于学习或从事中药学、药学相关各种专业者,也适用于其他中药鉴定学爱好者


你将收获什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现代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能够识别临床常用中药的真伪和质量,并掌握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特点、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指标、以及目前商品药材的使用情况。

适合什么人学习?

本课程适用于学习或从事中药学、药学及其相关各种专业者,也适用于其他中药鉴定学爱好者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宣讲词
  • 总论
  • 根及根茎类中药
  • 茎木类中药
  • 皮类中药
  • 叶类中药
  • 花类中药
  • 果实与种子类中药
  • 全草类中药
  • 藻、菌、地衣类中药
  • 树脂类中药
  • 其他类中药
  • 动物类中药
  • 矿物类中药

宣讲词

1.1 宣讲词

总论

2.1 总论

根及根茎类中药

3.1 绵马贯众

3.2 大黄

3.3 何首乌

3.4 牛膝类

3.5 乌头类

3.6 黄连

3.7 黄芪

3.8 人参

3.9 党参

3.10 川贝母

3.11 天麻

茎木类中药

4.1 鸡血藤、大血藤

4.2 沉香

皮类中药

5.1 厚朴

叶类中药

6.1 番泻叶

花类中药

7.1 红花

7.2 西红花

果实与种子类中药

8.1 五味子

8.2 木瓜

全草类中药

9.1 麻黄

9.2 金钱草

藻、菌、地衣类中药

10.1 冬虫夏草

树脂类中药

11.1 血竭

其他类中药

12.1 海金沙、青黛

动物类中药

13.1 蟾酥

13.2 麝香

13.3 鹿茸

13.4 牛黄

矿物类中药

14.1 朱砂、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