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年立项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语言文学师范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课程创新中设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2013年在文学院师范班作为选修课开设,在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正式列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学计划”,成为专业必修课(周课时2,共36课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解读中学教材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归纳中学语文作品解读的基本规律与方法。主要教学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示范性解读,提升高师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其次是归纳、总结中学教材中文学作品解读的特殊规律,给高校师范专业学生解读作品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课程与高校师范课程中其他阅读教学的不同是,解读中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学生接受了这个训练后,他们可以将相关方法直接用于日后的教学中。
本课程共安排了18个单元,每单元20分钟。课程的重点是,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色做一个深入解读,力求做到既深入全面又浅显易懂,要把作品的解读当作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而不单纯的求新求异。本课程的难点也在于,对作品的解读既要有深度、新意,同时又深入浅出,适宜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概述
第一节课程概述
第一章 现代小说解读
第一节《孔乙己》的叙事主题解读
第二节《祝福》的叙事结构解读
第三节《边城》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 现代诗歌解读
第一节谈《雨巷》的主题内涵
第二节《相信未来》的意象分析
第三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分析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 现代散文解读(上)
第一节《断章》意象营构与哲理内涵解读
第二节《慢慢走,欣赏啊!》中的生命智慧释读
第三节《金岳霖先生》的记叙抒情策略解读
第三章(上)单元测验
第三章 现代散文解读(下)
第一节关于《老王》中“愧怍”的释读
第二节《我与地坛》的哲理价值
第三节《今生今世的证据》抒情理路解读
第四章 古典诗词解读
第一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淑世情怀
第二节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读稼轩风神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古典散文的解读
第一节 解读《岳阳楼记》中的两个“异”字
第二节 漫谈《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乐
第三节 《六国论》的论说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