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凡是生命所在之处,就有生态学的问题、现象和规律。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组分,我们的未来取决于人类对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理解以及利用生态学基本理论来管护自然资源的程度。从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该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性,以生态学理论和原理为指导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可见,生态学已经成为指导人类行为准则的一门科学,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中,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者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应用生态学理论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本课程具有明确课程定位,是在进一步调整和精炼"生态学”、“生态学实验与实习”和“生态学概论”三部教材以及内蒙古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普通生态学”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安排上显著突出了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共设置九个相互联系的模块,包括绪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和全球生态学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且在主要章节安排了师生讨论课环节。本课程在重视构建比较完整的生态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同时,还十分强调生态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出21世纪生态学发展的特色。
第1周
1.1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1.2 21世纪的生态学
2.1 环境与生态因子
2.2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2.3 生物的生态适应
第二章 测试题(1)
第2周
2.4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5 温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第3周
2.6 水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7 土壤的生态作用以及生物的适应
师生讨论课: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
3.1 种群的概念
3.2 种群生活史
第二章 测试题(2)
第4周
3.3 种群动态
3.4 种群的空间格局 3.5种群调节
4.1 种内关系
4.2 种间关系
师生讨论课: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5.1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5.2 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5.3 群落的生态结构
第三章 测试题
第四章 测试题
第5周
5.3 群落的生态结构
5.4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6.1 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与年度变化
6.2 群落演替过程及其原因
6.3 群落演替的类型
6.4 内因演替与外因演替
6.5 演替理论概述
师生讨论课:草原退化演替过程
第六章 测试题
第五章 测试题
第6周
7.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7.3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7.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7.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7周
7.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8.1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
8.2 森林生态系统
8.3 草地生态系统
8.4 荒漠生态系统
第七章 测试题
第8周
8.5 水域生态系统概述
8.6 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
8.7 湿地生态系统
8.8 海洋生态系统
师生讨论课:营养级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9.1 景观生态学定义及发展历史
9.2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
9.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第九章 测试题
第八章 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