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15期)
中国饮食文化(15期)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5
开课时间2025/03/05 - 2025/09/04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烹饪史是研究中国烹饪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以历代的烹调原料、炊饮器具、调制方法、菜品属性、筵宴格局和菜系演变过程作为中心课题同时还要回答饮食市场、饮食礼俗、食疗健身和烹饪著述等方面的问题并勾画出各个历史时期的饮食风貌指出其烹饪上的成就与不足,以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绪论、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指导思想及人物、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肴馔文化、中国饮馔文化、中国筷子文化、中国点心文化、中国饮食交流文化、中国筵宴文化、当代中国旅游饮食文化、当代中国饮食消费文化等。该课程,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 “吉林省在线放课程”并于同年获得 “吉林省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2018年课程作品在第四届吉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2019年课程被立项为校级“金课”。

 


课程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的概述【绪论】

  • 1.1 中国饮食文化概述
  • 1.2 中华烹饪基本原理
  • 1.3 烹食的本质属性
  • 1.4 中华烹饪的技艺体系
  • 1.5 热制熟加工和非热制熟
  • 1.6 辅助技术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1 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2.2 食文化演变――熟食文化、陶器文化、食具食器文化
  • 2.3 食文化演变――农耕文化开拓了人类的食源
  • 2.4 食文化演变――烹食文化、食品文化、膳食文化、养生保健文化
  • 2.5 米文化――万年米乡
  • 2.6 麦文化――面条
  • 2.7 菽文化――豆腐

中国饮食科学思想的内容与具体表现

  • 3.1 中国饮食科学思想的内容与具体表现

中国传统食物结构

  • 4.1 中国传统食物结构

中国肴馔制作技艺

  • 5.1 中国肴馔制作技艺

中国肴馔的风味流派

  • 6.1 中国肴馔的风味流派
  • 6.2 中华馔肴的构成――祭祀菜、宫廷菜
  • 6.3 中华馔肴的构成――官府菜
  • 6.4 中华馔肴的构成――商贾菜、寺观菜
  • 6.5 中华馔肴的构成――民间菜、市肆菜
  • 6.6 轻松答题

中国筵宴文化

  • 7.1 中国筵宴文化
  • 7.2 千载不散的筵席――烧尾宴
  • 7.3 千载不散的筵席――曲江宴
  • 7.4 千载不散的筵席――诈马宴、文会、孔府宴
  • 7.5 千载不散的筵席――国宴
  • 7.6 千载不散的筵席――船宴、冷餐会、全羊席
  • 7.7 千载不散的筵席――全鸭席、燕翅席、满汉全席
  • 7.8 轻松答题

中国茶文化

  • 8.1 中国茶文化
  • 8.2 轻松答题

中国酒文化

  • 9.1 中国酒文化
  • 9.2 轻松答题

中华美食创造与名人

  • 10.1 中华美食的创造
  • 10.2 中华烹坛的厨家名角
  • 10.3 中华餐饮的美食名家
  • 10.4 古代四大美女与美食
  • 10.5 苏东坡与饮食
  • 10.6 袁枚为豆腐折腰诸葛亮发明馒头和包子

中华传统食俗

  • 11.1 居家日常食俗
  • 11.2 岁时节日食俗――春节食俗
  • 11.3 岁时节日食俗――元宵食俗、清明食俗
  • 11.4 岁时节日食俗――端午食俗、七夕食俗
  • 11.5 岁时节日食俗――中秋食俗、重阳食俗
  • 11.6 岁时节日食俗――冬至食俗、腊月食俗
  • 11.7 人生仪礼食俗――诞生礼
  • 11.8 人生仪礼食俗――婚礼食俗
  • 11.9 人生仪礼食俗――寿诞食俗、丧葬食俗
  • 11.10 少数民族食俗——一壮族食俗、满族食俗
  • 11.11 少数民族食俗——一蒙古族食俗、维吾尔族食俗
  • 11.12 少数民族食俗——一藏族食俗、苗族食俗、朝鲜族食俗
  • 11.13 宗教食俗――佛教食俗
  • 11.14 宗教食俗――伊斯兰教食俗、基督教食俗、道教食俗
  • 11.15 轻松答题

中华饮食交流

  • 12.1 中华民族饮食交融――多元文化,趋向一统、农耕游牧,南北交融
  • 12.2 中华民族饮食交融――三大分合,日臻融汇
  • 12.3 中华民族饮食交融――茶马古道
  • 12.4 中华饮食区域之间的交流特点――地域异同,形成交流;战乱南迁,移民“客家”;北麦南稻,米面杂交
  • 12.5 中华饮食区域之间的交流特点――馆舍店站,促进交流
  • 12.6 中华饮食区域之间的交流特点――南菜北渐,东西交融;特区特况,特殊交流
  • 12.7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上的饮食文化交流
  • 12.8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求法过程中的饮食文化交流、贡使和商人
  • 12.9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与中外饮食文化交流
  • 12.10 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传教士、华侨
  • 12.11 中华饮食的跨文化――中西文化对偶深化
  • 12.12 中华饮食的跨文化――饮食文化渗透加剧、文化整合融汇升华
  • 12.13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 12.14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饮食方式上的差异、饮食对象上的差异
  • 12.15 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饮食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华筷子文化

  • 13.1 筷子的历史渊源
  • 13.2 筷子的文化内涵――筷子风俗
  • 13.3 筷子的文化内涵――刀叉文化与筷子文化的比较、筷子的禁忌与仪礼

中华点心文化

  • 14.1 中华点心
  • 14.2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 14.3 面点基本操作技术:和面、揉面、分坯(下剂)、制皮、上馅
  • 14.4 面坯的分类
  • 14.5 酵母膨松面坯的调制及施碱工艺
  • 14.6 物理膨松面坯的调制、油酥面坯的调制
  • 14.7 起酥(包酥)工艺(有实操视频)
  • 14.8 宴席面点的组配原则
  • 14.9 轻松答题

中国旅游饮食消费文化

  • 15.1 当代中国旅游饮食文化——旅游饮食的类型、饮食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
  • 15.2 中国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饮食文化产品开发现状
  • 15.3 中国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15.4 饮食消费文化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