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6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2
开课时间2025/03/10 - 2025/07/28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理论·制度·道路·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源起于全社会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导向而精心设计打造的一门面向社会学习者开设的思政类课程,并逐渐发展成为在校本科生完成思政课必修课程外进一步探究性学习的高阶性选修课程。课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切入,通过理论的阐释、历史的梳理、宏观的把握落脚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定位,由此展开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各要素分析。通过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特色和文化优势,引导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巩固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在逻辑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结构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测试题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2.2 新时代·新矛盾·新战略

2.3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底色

3.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3.2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3.3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

4.1 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4.2 “卡夫丁峡谷”的跨越——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底蕴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5.1 历史的逻辑——对民族复兴问题长期探索得出结论

5.2 模式与探索——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5.3 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二部分测试题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6.1 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

6.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6.3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6.4 如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7.2 如何认识党的领导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

7.3 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7.4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8.1 如何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8.2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8.3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8.4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国际话语权

第九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9.1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

9.2 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9.3 创新社会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第十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0.1 生态文明建设为何如此重要而紧迫

10.2 为何要用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

10.3 如何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

第十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形象建设

11.1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1.2 如何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11.3 如何推动中国对外关系全面发展

11.4 如何理解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第十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建设

12.1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12.2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12.3 如何理解执政党的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第三部分测试题

结语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及其发展趋势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