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一门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理性思辨与人文修养、审美体验与创新素养、心理健康与价值培养等交叉融合的课程,以培养兼具生命力、幸福力、创造力的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需求为最终目标。
本课程以生命四问为线索,采用理论讲授、生命叙事、视频赏析、绘本赏读、微型研讨、项目实操等形式开展教学,运用暗示教学法营造文艺、轻松的教学氛围,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讲授生命教育和幸福教育的基本理论,注重回归个人生活实践。同时,本课程包含若干线下体验式学习项目,运用于线下教学活动,其中贯穿“理论讲授、内省法、角色扮演与体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分组研讨、团体讨论、影音视频赏析、绘本赏析、心得报告、生命叙事、话剧排演、公益服务体验”等具体的教学方法,重在使学生能够从身、心、灵全方位体验生命、感悟幸福。
在本课程教学进程中,教师引导与催化生命教育教学活动,即提供与推进活动进行的过程与程序,而不是决定学生思考的方向;教师主要负责促进学习过程与结果的绩效,不教导,不武断地提出“唯一正确”的生命思考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