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原理与应用(原为: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学银)
GNSS原理与应用(原为: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学银)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15
开课时间2025/08/15 - 2026/01/23
课程周期23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之一。主要讲授GNSS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构成、信号分类、误差源、定位方法,主要对GNSS工程设计、数据采集、预处理、基线解算、网平差过程等测绘项目的外业和内业处理原理和方法进行公式推导、理论阐述、网形设计、行业规范介绍。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引入案例教学、讨论式、启发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要求学生掌握GNSS基本原理及其工程应用,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在毕业后能够独立承担设计和组织GNSS控制网的外业测量和内业解算等工作;课程思政主要培育本科生:1)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不断求知、探索,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3)测绘职业道德教育;4)结合卫星导航定位科技的新发展,用专业知识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数据处理与BDS/GNSS应用开发设计,以及创新创业发展。

经过几轮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GNSS编程能力和网络资源检索等主动学习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意识、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复杂测绘问题的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

你将收获什么?

通过本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掌握了GNSS定位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在GNSS工程设计和实施等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科学精神、工程精神、职业规范意识等专业素养得到了锻炼。

1、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等多种网络资源搜索,进行知识拓展、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2、学生对线上资源重复学习,因材施教,提高了课程的达成度,知识点的掌握可以达到90%以上;

3、学生在平台讨论区进行提问和交流,学生之间既有提出问题的,也有解答问题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答疑解惑。

适合什么人学习?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绪论
  • GNSS定位的时空基准
  • 卫星定轨理论、GPS卫星信号与星历
  • GPS误差源
  • GPS距离测量与定位方法
  •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及其外业实施
  • GNSS数据处理

绪论

1.1 GPS发展史(BDS3更新)

1.2 GPS系统构成、SA、AS

1.3 Galileo、GLONASS和北斗导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现状

1.4 GNSS应用

GNSS定位的时空基准

2.1 天球坐标系统

2.2 地球坐标系

2.3 时间系统

2.4 连续纪时方法

卫星定轨理论、GPS卫星信号与星历

3.1 卫星运动基础知识:开普勒三大定律

3.2 无摄运动下卫星坐标计算

3.3 受摄运动下广播星历求出卫星坐标计算

3.4 精密星历的插值方法

3.5 GPS卫星信号分类

GPS误差源

4.1 概述:误差性质分类与措施

4.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4.3 电离层折射延迟

4.4 对流层折射延迟

4.5 与接收机有关误差

4.6 实验一 GNSS接收机认识

GPS距离测量与定位方法

5.1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

5.2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

5.3 同一频率的线性组合

5.4 其他线性组合

5.5 单点定位

5.6 相对定位

5.7 周跳的探测及修复

5.8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

5.9 GNSS定位新技术发展

5.10 SPP-纵向延展

5.11 实验二 GNSS RTK测量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及其外业实施

6.1 GPS网的测前准备

6.2 GPS网的技术设计

6.3 外业实施

6.4 外业数据检核及设计书编写

6.5 实验三 GNSS 控制测量

GNSS数据处理

7.1 数据格式

7.2 软件介绍

7.3 基线解算

7.4 网平差

7.5 GPS高程

7.6 GNSS静态控制测量数据处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