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
数制及其转换;文本数据编码;文本信息数字化;非文本信息数字化;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其中的重点是:数制及其转换;文本数据编码;文本信息数字化;非文本信息数字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会掌握将各种数据转化为二进制数据的规则,了解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知识。
-
●1.1信息及数字化
本视频介绍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步骤,即先将这些问题中的信息抽象出来,用数字、字符、音频、图像、视频等类型的数据描述信息,再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才能被计算机存储与处理。
-
●1.2数制及其转换
本视频重点介绍了生活中的数值型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的规则,同时还介绍了生活中其它各种进位计数制以及各种进位计数制数据间的转换方法,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和显示生活中的数值型数据。
-
●1.3文本数据编码
本视频介绍了生活中的文本型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数据的规则,在计算机中,西文字符采用一个字节的ASCII编码存储与处理,汉字字符使用两个字节的机内码进行存储和处理。汉字的输入使用输入码,输出时使用字形码。
-
●1.4文本信息数字化
本视频介绍了生活中文本型数据的数字化。文本数据可以通过在软件中输入完成二进制数据的转换,也可以通过一些设备与软件的支持,将存在于机读卡、条形码、二维码、磁卡、IC卡、数字图像、语音中的文本信息识别出来并转换为二进制数据。
-
●1.5非文本信息数字化
本视频介绍了非文本信息的数字化方法。非文本信息主要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模拟信息,图像与音频模拟信息需要经过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完成数字化,而模拟视频信息的数字化则可以分解为多幅静态图像的数字化与音频的数字化。
-
●1.6互联网+及物联网
本视频介绍了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基本知识。互联网(+)和物联网使用电子标签和传感器等设备获得物体的当前状态信息,以互联网作为信息传递通道将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变为可能,随着它们的出现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发展,它们终将会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
-
●1.7大数据、数据挖掘及其应用
本视频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多样、处理速度要求快、价值密度低的特点,现在常用的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分类、聚类、关联规则、特征分析的方法,从已有的数据中发现并抽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以为实际需要服务。
-
●1.8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本视频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现在人们利用机器来模拟人的智能,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功能模拟法、结构模拟法和行为模拟法三种,它们也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但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阶段并不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
-
●1.9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本视频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以互联网为中心,在网站上提供快速且安全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数据服务,具有大规模、分布式、虚拟性、用户端负载和成本降低、动态可扩展、灵活性高、能够按需部署等特点。
-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常用软件的使用、Access数据库
-
●2.1计算机发展概述
介绍计算机界领域著名人物及计算机产生发展历史同时从不同角度介绍及算计的各种基本类型
-
●2.2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的基本原理
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两大组成,并简要概述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中央处理器
概括分析中央处理器的运行机制,描述中央处理器各部分组成。分析流行多核技术优点及不足
-
●2.4存储器及其分类
详细分析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讲述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的区别与运行原理,概要介绍虚拟内存原理与实现
-
●2.5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本节视频主要介绍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投影仪和打印机等设备的相关知识。
-
●2.6微型计算机系统主板及其应用
本节视频主要学习微型计算机系统主板,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使同学们认识主板上的重要部件和各种接口,并掌握各个部件和接口的作用。另外,本节还详细学习了总线的性能及其分类。
-
●2.7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节视频着重学习了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如字长、运算速度、主存储器、 外存储器以及硬件的扩充能力等,为同学们衡量一台计算机的性能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
●2.8数值型数据的储存及其运算
本节视频的重点是数值型数据的存储及运算,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学会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原码、反码和补码的概念以及补码的运算特点,同时掌握逻辑运算。
-
第三章操作系统
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也提供一个让用户与系统交互的操作界面。
-
●3.1操作系统简介
本节视频从操作系统的定义、使用操作系统的目的和操作系统的分类等方面,多操作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能使同学们对操作系统有很直观的认识。
-
●3.2操作系统的诞生与发展
本节视频介绍了从计算机诞生初期当现在,各个阶段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过程,让同学们知道操作系统并不是与计算机硬件一起诞生的,它是在人们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本身及其应用的日益发展,而逐步地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
●3.3操作系统的分类及特征
本节视频主要学习操作系统的分类及特征。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每种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即基本特征,这些概念对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核心至关重要。
-
●3.4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
本节视频从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
-
第四章VB程序设计
VB程序设计
-
●4.1VB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1. 简述VB的主要特点 2. VB集成环境介绍 菜单栏、工具栏、窗体、工具箱、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属性窗口、窗体布局窗口等。
-
●4.2创建应用程序的步骤
1. 通过制作一个电子时钟掌握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并掌握编辑、执行应用程序的方法。 2.总结制作电子时钟的实例,了解创建应用程序的步骤。
-
●4.3VB应用程序的构成
1. 说明编写程序的步骤:先设计界面,再编写程序代码。 2. 根据设计界面和代码的编写,介绍VB应用程序的基本组成。 一个VB应用程序的组成: 对象、控制过程、函数、表达式、常量和变量
-
●4.4窗体
1. 如何在工程中添加一个窗体 2. 窗体的属性及属性设置方法 3. 窗体常用事件及事件过程 4. 窗体方法及方法的调用
-
●4.5控件
1. 如何在窗体中添加控件 2. 各控件的属性、方法、事件介绍 3. 用简单实例介绍控件的使用方法。
-
●4.6数据表示形式及表达式运算规则
1. 数据类型的介绍 2. 常量的表示形式:包括常数和符号常量 3. 变量的声明及变量的赋值 4. 表达式的认识 5. 各类运算符介绍:算术运算符、字符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
●4.7分支程序设计
1. 简单分支结构格式介绍 2. 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例深入掌握分支结构的实用方法 3. 认识MsgBox函数的使用方法。 4. 多分支结构的介绍 5. 用百分制成绩转换成等级制成绩的实例深入掌握多分支语句的实际应用方法。
-
●4.8循环程序设计
1. 介绍For循环的格式及意义 2. 用求阶乘的实例深入掌握For循环的用法 3. 介绍Do While循环的格式及意义 4. 通过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的实例深入掌握Do while循环的用法
-
●4.9子程序设计
1. 介绍VB中都有什么样的过程 2. 自定义过程的分类:自定义子过程,自定义函数过程 3. 介绍自定义子过程的意义 4. 通过实例认识自定义过程的定义方法及调用方法 5. 分析自定义子过程和自定义函数过程的区别
-
●4.10菜单程序设计及生成可执行程序
1. 介绍菜单的组成元素 2. 介绍菜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3. 通过一个实例介绍如何创建菜单、如何为菜单按钮添加代码 4. 介绍在工程中添加已存在的窗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
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
●5.1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第五章重点讲述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传输介质与互联设备以及internet基础知识
-
●5.2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介绍了数据的传输方式以及什么是通信协议。介绍了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的区别,以及通信协议的三要素。
-
●5.3网络体系结构
介绍了OSI参考模型的结构以及TCP/IP体系结构概况。
-
●5.4网络传输介质与互联设备
重点介绍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介质的特性,这些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通信介质。
-
●5.5局域网的连接与广域网
重点介绍了IPv4地址的分类方法,特殊的IPv4地址形式以及IP地址的分配方式。
-
●5.6广域网与Internet
介绍了IPv6地址的形式、域名命名的分层方法及域名解析的作用,以及日常能够使用的Internet资源。
-
●5.7超文本标记语言简介
介绍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使用,及浏览器如何解析一个静态页面。
-
第六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由密码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灾难与数据恢复技术、操作系统维护技术、局域网组网与维护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等组成的计算机综合应用
-
●6.1计算机信息安全
凡是涉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的技术及理论都是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本小节介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
●6.2用户登陆及权限分配
本小节介绍如何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创建用户并为用户分配操作权限,通过用户认证机制保护计算机安全。
-
●6.3数字证书的作用及维护
数字证书是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数据,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本小节介绍数字证书的安装及维护。
-
●6.4信息加密及算法
信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基础,机密技术成为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的基础。本小节介绍信息加密算法。
-
●6.5数字签名
安全的信息交换需要保证信息的不抵赖性,数字签名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小节介绍数字签名的相关概念和特征。
-
●6.6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计算机病毒为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本小节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和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
●6.7防火墙技术及信息过滤原则
防火墙指的是由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共同构成的,位于外网与内网之间、公共网与专用网之间的保护屏障。本小节讲解windows防火墙的相关设置过程。
-
●6.8网络道德规范
网络道德的本质是社会道德,每个人在使用网络资源时,要严格遵守网络道德标准。本小节介绍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和计算机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七章数据结构、算法及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算法及程序设计
-
●7.1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分别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
●7.2算法的基本概念
本节主要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分别介绍了算法的定义,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的评价以及算法的复杂度。
-
●7.3线性表结构
本节主要介绍线性表的相关知识。分别介绍了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以及特殊的线性表栈和队列。
-
●7.4树及二叉树
本节主要介绍树和二叉树。分别介绍了树和二叉树的定义,特点,性质和存储,以及二叉树的遍历。
-
●7.5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迭代算法和递归算法。
-
●7.6数据排序算法及程序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数据排序算法及其程序设计。分别介绍了交换排序法,选择排序法和插入排序法。
-
●7.7数据查找算法及程序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数据查找算法及其程序设计。分别介绍了顺序查找法和二分法查找法。
-
第八章数据库技术应用
数据库技术应用
-
●8.1实例数据库
现实生活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数据的实例随处可见。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人工表格、关系数据库表及关系数据库。希望大家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对数据库技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熟练掌握从人工表到关系数据库表转换的相关方法。
-
●8.2数据库系统概述
我们主要学习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数据库系统安全保护。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及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
-
●8.33个世界与概念模型
要使计算机能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人们必须对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提取,获取真实反映事物的所有特征,找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数据模型将它们数据化后存于计算机系统中。本节主要讲述三个世界的概念以及用于描述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重点掌握三个世界及其关系和E-R图表述方法。
-
●8.4数据模型
在数据世界中,将描述实体及其联系的方法称为数据模型。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常见的用于描述数据世界的四种数据模型,即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
●8.5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
关系数据库是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一类数据库。在关系数据库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学习能使大家对关系型数据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熟练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
●8.6数据模型的要素
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要素。这一节我们重点讲述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要求大家能够理解相关概念并熟悉相关的操作。
-
●8.7关系的基本操作
在关系数据模型中定义了选择、投影和联接三种专门的关系操作,这三种操作的结果仍然是关系。
-
●8.8结构化查询语言简介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操作关系数据库的通用语言。SQL由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查询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四部分组成。
-
●8.9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随着关系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诞生了许多的数据库技术相关软件产品,即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产品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Access、MySQL、SQL Server和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希望通过该节的学习,能使同学们对常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
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
●9.1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本视频简要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Windows Media Player媒体播放软件,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代表产物,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
●9.2多媒体基本概念
本视频介绍了多媒体信息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相关技术,多媒体信息分为静态媒体信息和动态媒体信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和数字化等特点,多媒体信息的处理与应用需要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支持。
-
●9.3数据压缩方法
本视频介绍了典型的数据压缩方法,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是多媒体技术中的核心,通过减少冗余的或相关联的数据来降低多媒体数据量。根据压缩后的数据是否能够准确还原,压缩方法可以分为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
●9.4音频技术
本视频介绍了音频信息的数字化过程,音频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及音频设备处理音频信号的技术,要在计算机中处理音频信号,必须对音频信号数字化,将模拟信息转成数字信息,主要包括音频的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
●9.5图形与图像技术
本视频介绍了图形与图像技术,图像是输入设备捕捉的真实场景,以位图的形式存储,其数字化过程涉及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图形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的画面,是由点、线、矩形和椭圆等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的矢量图。
-
●9.6视频与动画技术
本视频简要介绍了视频与动画技术,视频是将相关联的静态图像一帧一帧播放出来,产生连续平滑的动态效果,计算机动画是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能够实现传统动画达不到的效果,进一步可以分为帧动画和矢量动画。
-
第十章软件设计基础
软件设计基础
-
●10.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计算机软件是通过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实现的,本小节将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可分为哪些种类,这些类别的软件各自有什么特点?
-
●10.2程序类型及其关联
当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后,程序从编写结果到由机器真实运行,经历过哪些阶段,由哪些中间过程和结果将在本节说明
-
●10.3软件工程概述
随着软件需求的大幅提高,软件的复杂度和也随之增多。如何让软件设计能够在保证时间和成本的前提下生成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诞生了软件工程学科。
-
●10.4软件生命周期
为了从设计之初到结束使用,对软件进行工程化控制,软件工程定义了软件生命周期,并在每个阶段为软件提供不同的要求。
-
第十一章Python程序设计入门
Python程序设计入门
-
●11.1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介绍Python语言概况及Python运行环境
-
●11.2Python程序组成
介绍Python程序的基本结构和语法规则,包括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以及如何定义函数等。
-
●11.3Python的典型数据结构
介绍Python中的典型数据结构,主要有列表、元组和字典。
-
●11.4Python常用标准库使用
介绍Python中的常用标准库,例如Math模块、Turtle模块和Tkinter模块的使用。
-
●11.5Python第三方库使用
以Matplotlib库为例介绍Python中第三方库的安装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