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语言与教师语言
语言与教师语言,存在着明显区别与密切联系。语言作为一种现象和工具的本质与功能,决定着教师语言的本质与功能。同时,教师语言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语言,又有其独特内涵。本章学习任务主要有三个:语言概述;教师语言概述;教师语言与口语交际理论。
-
●1.1语言概述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是教师语言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南。语言作为一种现象和工具的本质与功能,决定着教师语言的本质与功能。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语言的本质与功能;二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
-
●1.2教师语言概述
教师语言作为一种“口说的书面语”,专业性极强,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内涵、不可替代的学习价值和鲜明可感的职业属性。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四个:教师语言的内涵;教师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语言的特殊;教师语言的特点。
-
●1.3教师语言与口语交际理论
教师语言是一门“理实一体”课。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的口语交际理论,是指导教师语言能力训练的重要理论基石,也是教师语言训练实践有效性获得的重要保障。本节主要要学习任务有二:教师语言与言语行为理论;教师语言与合作原则。
-
●1.4教师语言的动态性
教师口语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动态性,这个过程分为调取、组合、更换、增补、选择五个环节,视频举《输血与血型》一段课堂实录来说明这个过程的动态性。
-
●1.5教师语言的幽默艺术
本节介绍教师语言的幽默性的作用、哲学基础和训练途径。
-
第二章教师语言表达基础
教师语言表达基础,核心内容是普通话及普通话训练。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普通话基础知识;二是准确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知识;三是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测试内容及训练方法;四是掌握一般口语表达方式及其训练方法,以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出色的一般口语表达能力。
-
●2.1普通话概述
普通话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普通话的由来”和“汉语拼音方案”两个方面内容。学习目标有二:明确普通话发生、发展的历史,以深刻理解普通话推广的重要意义;《汉语拼音方案》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本课程学习者应该明确《汉语拼音方案》的来龙去脉,明确其五部分内容“依次”展开、环环相扣的逻辑联系。
-
●2.2普通话语音系统
普通话语音系统,是学习普通话必须学懂弄清的重要知识点。本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普通话语音系统、以吉林方言为依托的方言辨正、发音方法训练。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三方面内容: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方言辨正也是从这三方面具体展开的。发音方法训练,是为提升普通话训练水平服务的,因为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训练指导。
-
●2.3普通话水平测试知识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针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与熟练程度所进行的一种口语考试,是师范生申办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必考科目。本节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了解并掌握包括评分标准、测试内容在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般知识;二是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方法,熟练掌握读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的训练方法。
-
●2.4普通话一般口语表达
朗读、复述和演讲,是普通话一般口语表达的重要方式方法,是教师口语表达训练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本节学习目标主要在于:明确朗读的意义和朗读的技巧;明确复述的类型和复述的必要准备;掌握演讲稿的撰写方法以及演讲的训练方法。
-
●2.5教师的交谈技能
本节介绍教师交谈技能的内涵、类型、要求和实施原则。
-
第三章 教学语言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语言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语言其他内容得以最终呈现的重要凭借。本章主要知识点有五个:即按照教学过程展开所需的各类教学语言——教学导入语、教学讲授语、教学提问语、教学结束语和教学应变语。通过本节课程学习,应掌握五种教学语言的含义、作用和类型,掌握五种教学语言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等。
-
●3.1导入语
教学导入语,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语,对于凝聚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帮助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节主要学习任务有三个:导入语的含义与作用、导入语设计原则、导入语设计方法。
-
●3.2讲授语
教学讲授语,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核心内容,是其他各种教学语言运用价值得以凸显的重要依托,也是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强弱的最有力证明。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四个:讲授语的含义与作用、讲授语的类型、讲授语的设计原则以及讲授语的设计方法。
-
●3.3提问语
教学提问语,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推进、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缺乏提问语生动参与的教学讲授语,一定是生硬的呆板的,难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三个:提问语的含义与作用、提问语的类型、提问语的设计原则。
-
●3.4结束语
教学结束语,是教学过程结束之际,教师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梳理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强化知识记忆、提高听课效率的有效方法。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三个:结束语的含义与作用、结束语的设计原则、结束语的设计方法。
-
●3.5应变语
教学应变语,是教师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或偶发事故,通过发挥教学机智而随机应变,运用教学语言“消灾”“灭火”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关爱和理解学生是应变语运用输导课堂教学堵塞的基本出发点和制胜法宝。本节主要学习任务有三个:应变语的含义与作用、应变语的类型、应变语的设计原则。
-
第四章 教育语言
教育语言,是教师语言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其他内容各类教师语言教育性得以落实的关键环节。本章主要知识点有六个:一是教育语言概述,交代教育语言的含义、特点与作用;二至六则是按照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所需的五种教育语言——沟通交流语、说服启迪语、批评教育语、表扬鼓励语、宣传发动语。主要应掌握五种教育语言的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方法。
-
●4.1教育语言概述
从狭义角度而言,教育语言与教学语言是属于不同范畴的教师语言类型。与教学语言多用于课堂内的教学环境和主要传播学科教学知识的教学使命相比,教育语言多用于课堂之外,主要功能在于化解学生的情感疏通和思想教育等。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教育语言的含义和类型,教育语言的特点。
-
●4.2沟通交流语
沟通交流语,是用于师生间日常情感沟通与思想交流的最为基本和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旨在拉近师生间情感距离,顺利达成教育目标的。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沟通交流语的设计原则和沟通交流语的设计方法。
-
●4.3说服启迪语
说服启迪语,是教师为了扭转学生思想或情感走向而专门采取的较为复杂的语言表达方式。旨在改变学生的思考方法或思维走向,促成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说服启迪语的设计原则和说服启迪语的设计方法。
-
●4.4表扬鼓励语
表扬鼓励语,是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全体或学生个人,针对学生的优良表现而专门设计的教育语言。表扬的目的在于鼓励,鼓励的最佳方式未必是表扬。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表扬鼓励语的设计原则和不要鼓励与的设计方法。
-
●4.5批评教育语
批评教育语,通常是教师针对个体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表现或不良倾向而采用的教育语言形式。批评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批评教育语运用方式必须高明,必须注意贯彻“就事论事”的批评教育原则。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说服启迪语的设计原则和说服启迪语的设计方法。
-
●4.6宣传发动语
宣传发动语,是教师为了完成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某些特殊教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育语言方式。旨在宣传教育教学活动的合理主旨,推动学生积极响应和落实。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宣传发动语的设计原则和宣传发动语的设计方法。
-
第五章 教师书面语言
教师书面语言,是教师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口头语言形成的必要前期准备和重要理论基础。本章主要知识点有四个:一是教师书面语言概述;二是教案撰写用语;三是教研论文用语;四是操行评定用语。
-
●5.1教师书面语言概述
教师书面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供师生观看的语言。教师书面语言,具有其特殊的独立价值。本节主要学习任务具体为教师书面语言特点:严谨性;创造性;明晰性。
-
●5.2教案语言
教案语言是教师书面语言的核心内容。它是对教材语言的再加工,是教学语言的起点,是教师备课活动中需要认真把握的语体形式。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教学目标写作为例来考察教案语言写作的四点要求;二是明确教案的分类。
-
●5.3教研论文语言
教研论文语言的写作要求,是教师教研论文用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智慧的具体浓缩与集中体现。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论文标题用语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二是论文撰写用语应具备的四个特征。
-
●5.4操行评定语言
操行评定用语,是教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表现做出的评价性话语,是对学生提出希望的勉励之词。它是教师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三:操行评语的特点;操行评语的功用、操行评语的类型。
-
第六章 教师态势语言
“教师态势语言”是《教师语言》中第六章内容,围绕教师态势语言概述、教师态势语言类型、教师态势语言的特点及教师态势语言的训练等内容展开。本模块内容不仅是教师口头语言的必要辅助、有力配合和功能补充,而且对于教师语言风格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
●6.1态势语言与教师态势语言
通过对态势语言的一般了解,明确态势语言的基本特点及主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教师态势语言”的特点和作用。主要目标在于突出“教师态势语言”高于“一般态势语言”的训练要求与运用标准,借此突出“教师态势语言”特殊的职业属性。
-
●6.2教师态势语言类型
教师态势语言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各类教师态势语言的恰当运用。本节主要教学目标在于明确教师态势语言的四种类型: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身姿语。
-
第七章教师语言风格
“教师语言风格”是教师语言能力最终形成的重要标志。本模块内容是对教师教学语言、教育语言、教师态势语言等的综合及补充,是教师语言运用的提升。主要学习任务有四个:教师语言风格概述;教师语言风格构成;教师语言风格培养。
-
●7.1教师语言风格概述
通过对“风格”一词的追溯,分析风格以及语言风格的不同内涵。在此基础上,阐释教师语言风格的内涵。指出教师语言风格的建立,关系到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本节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教师语言风格内涵。
-
●7.2教师语言风格构成
教师语言风格构成及教师语言风格类型,是教师语言风格的核心内容。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一要明确教师语言风格构成的四个要素;二要明确教师语言风格的七种类型。
-
●7.3教师语言风格培养
教师语言风格的形成,是评价任何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低与教学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每一位优秀教师,都应努力追求独具特色的教师语言风格。本节学习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师语言风格培养的意义;二是教师语言风格培养的方式。
-
●7.4优秀教师语言案例分析
本节以于漪、韩军和程语堂的教学口语为例,分析优秀教师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