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水生生物学概述 本章介绍水生生物的主要类群、学习水生生物学这么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 
- 
                    ●0.1水生生物类群简介 本节主要介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大型水生植物几大类群的总体特征。 
- 
                    ●0.2学习水生生物学的目的与意义 本节从生态养殖、水环境监测与修复、新能源开发、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学习水生生物学的目的与意义 。 
- 
                    第一章蓝藻门 本章主要介绍蓝藻门的基本特征、分类、分布特点;蓝藻水华相关知识。 
- 
                    ●1.1蓝藻门概述 本节介绍蓝藻的形态构造和生殖方式等。 
- 
                    ●1.2蓝藻常见种类介绍 本节介绍蓝藻门蓝球藻目、颤藻目、念珠藻目的分类特征;常见种类的特点与鉴定技巧。 
- 
                    ●1.3蓝藻水华专题研讨课 本节介绍蓝藻的生存策略、蓝藻水华形成机理;促使蓝藻水华暴发的水文、气候等外界条件的作用;蓝藻水华防治常用方法等内容。 
- 
                    ●1.4思政专题1—非经典生物操纵的提出和实践 本节介绍对我国淡水生态学有突出贡献的两位学者;东湖蓝藻水华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非经典生物操纵提出的启迪;非经典生物操纵应用过程中失败案例的原因。 
- 
                    第二章硅藻门 本章主要介绍硅藻门的基本特征、常见种类和分布特点等。 
- 
                    ●2.1硅藻门概述 本节介绍硅藻的形态构造和繁殖方式。 
- 
                    ●2.2硅藻常见种类介绍 本节介绍硅藻中心纲和羽纹纲常见种类的特点。 
- 
                    第三章绿藻门 本章主要介绍绿藻门的基本特征、常见种类、分布特点;硅藻和绿藻的生态经济价值等。 
- 
                    ●3.1绿藻门概述 本节介绍绿藻的形态构造和繁殖方式。 
- 
                    ●3.2绿藻常见种类介绍 本节介绍绿藻门常见种类的分类特征和鉴定方法。 
- 
                    ●3.3硅藻、绿藻的生态分布与意义 本节介绍硅藻、绿藻的生态分布和社会经济价值。 
- 
                    第四章其它浮游植物门类 本章介绍其他几个浮游植物门类的形态特点、分类特征、生态特征和经济价值等内容。 
- 
                    ●4.1黄藻门 本节介绍黄藻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代表种类、生态分布及意义。 
- 
                    ●4.2金藻门 本节介绍金藻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代表种类和生态意义。 
- 
                    ●4.3甲藻门 本节介绍甲藻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常见种类的分类特征、生态分布及意义。 
- 
                    ●4.4裸藻门 本节介绍裸藻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常见种类的分类特征、生态分布及经济价值。 
- 
                    ●4.5隐藻门 本节介绍隐藻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代表种类、生态分布及意义。 
- 
                    ●4.6思政专题2——微藻在食品健康产业中的应用 本节介绍葛仙米和小球藻的开发历史;螺旋藻的筛选培育过程;我国藻类学家基于当代生产生活需求进行艰苦探索的历程。 
- 
                    第五章原生动物 本章主要介绍原生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与生理机能;常见原生动物分类特点;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 
- 
                    ●5.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与生理机能 本节介绍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其营养、呼吸、排泄、运动、循环、生殖、应激性与包囊等生理机能。 
- 
                    ●5.2原生动物的分类 本节介绍水体环境中原生动物门鞭毛纲、纤毛纲、肉足纲及孢子虫纲分类特征及常见种类。 
- 
                    ●5.3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本节介绍对人类健康、水产养殖生产及水环境危害严重的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在石油勘探、水环境监测、水质净化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 
                    第六章轮虫 本章主要介绍轮虫动物门的主要形态特征;轮虫生活史、寿命及其生态分布特点;轮虫种属分类特点及常见种类。 
- 
                    ●6.1轮虫的形态、生活史及生态分布 本节主要介绍轮虫的独特结构头冠、咀嚼器等的特点;轮虫的孤雌生殖与有性生殖;轮虫的运动、食性及其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特点等内容。 
- 
                    ●6.2轮虫的分类 本节介绍轮虫的分类依据;蛭态目轮虫属与旋轮虫属主要分类特征及常见种类;单巢目臂尾轮属、龟甲轮属、晶囊轮属等10个属的分类特点及常见种类。 
- 
                    第七章枝角类 本章介绍枝角类主要特征;枝角类的生活史及其发育特点;枝角类种属分类特点及常见种类;枝角类的生态分布与经济意义等。 
- 
                    ●7.1枝角类的主要特征 本节介绍枝角类的头部、躯干部、附肢、口器等外部形态结构与特征;枝角类呼吸、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的内部结构与特征。 
- 
                    ●7.2枝角类的生殖与发育 本节介绍枝角类的雌雄鉴别特征;枝角类单性世代与两性世代交替生活史;枝角类的生长与发育规律。 
- 
                    ●7.3枝角类的分类 本节介绍枝角类透明薄皮溞、秀体溞、裸腹溞属等9个种属的分类特征及其常见种类。 
- 
                    ●7.4枝角类的生态分布与经济意义 本节介绍枝角类的生活习性、垂直移动与季节变异;枝角类作为鱼类的优良饵料生物、水体自净和环境监测以及实验生物方面的应用价值等 
- 
                    第八章桡足类 本章介绍桡足类主要特征;桡足类的生活史及其发育特点;桡足类种属分类特点及常见种类;桡足类的生态分布与经济意义等。 
- 
                    ●8.1桡足类的主要特征 本节介绍桡足类的体节、附肢等外部形态结构特征;桡足类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等内部结构等。 
- 
                    ●8.2桡足类的生殖与发育 本节介绍桡足类雌雄鉴别特征;桡足类的交配与受精;桡足类的变态发育规律。 
- 
                    ●8.3桡足类的分类 本节介绍桡足类3个重要目,即哲水蚤目、猛水蚤目及剑水蚤目的分类特征及常见种类特点。 
- 
                    ●8.4桡足类的生态分布与经济意义 本节介绍桡足类3个重要目的运动特点与食性;桡足类的生态分布与经济意义;知识拓展浮游生物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机制。 
- 
                    ●8.5实践专题——浮游生物调查实践检验课 本节介绍浮游生物调查的实践方式;实践操作环节检验的内容;实践检验课检验的内容及意义。 
- 
                    第九章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 本章介绍底栖动物的概念、分类以及生态意义;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和寡毛纲的形态特征、生殖方式、分类以及生态意义;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形态构造、分类以及生态经济价值。 
- 
                    ●9.1底栖动物概述 本节介绍底栖动物的定义、底栖动物的分类及其生态意义。 
- 
                    ●9.2环节动物门概述及多毛纲介绍 本节介绍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分类;多毛纲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殖方式、常见类别以及生态经济意义。 
- 
                    ●9.3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介绍 本节介绍寡毛纲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殖方式、常见类别以及生态经济意义。 
- 
                    ●9.4软体动物门概述及腹足类介绍 本节介绍软体动物门主要特征及主要类群;腹足纲的主要形态特征、常见类别以及生态经济价值。 
- 
                    第十章甲壳动物 本章介绍虾蟹的形态结构与种类。 
- 
                    ●10.1对虾类介绍 本节介绍甲壳动物门十足目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类群;对虾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殖发育过程以及常见经济种类。 
- 
                    ●10.2虾蟹类介绍 本章介绍真虾和蟹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殖发育过程以及常见经济种类。 
- 
                    第十一章水生昆虫 本节介绍水生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发育变态;水生昆虫的分类。 
- 
                    ●11.1水生昆虫形态特征 本节介绍水生昆虫头、胸、腹部形态特征;水生昆虫为适应水生环境发生的形态特化;水生昆虫的主要发育变态类型。 
- 
                    ●11.2水生昆虫常见种类 本节介绍水生昆虫的分类依据,常见分类以及代表种类。 
- 
                    第十二章大型水生植物 本章主要介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分类依据,常见种类的形态特征,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特征、功能及对水环境的适应机制,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等。 
- 
                    ●12.1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分类 本节介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分类依据、分类类群;常见种类种类分形态特征,生态意义经济价值等。 
- 
                    ●12.2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学特点 本节介绍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态分布特征、在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生命周期特点。 
- 
                    ●12.3水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本节介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营养盐的吸收、水质净化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过程中的作用。 
- 
                    ●12.4沉水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 本节介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低光的适应以及对矿质营养代谢适应和资源分配的特点。 
- 
                    ●12.5环境因素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本节介绍低光照、水体富营养化、水位与风浪、牧食、底质状况等因素如何影响水生维管束植物生长。 
- 
                    ●12.6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及其演变规律 本节介绍野外环境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