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翻译、外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实现蜕变,成为职业译员?新的行业和市场环境又对翻译人才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本课程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让课堂和职场无缝对接,你将通过系统学习本门课程,认识从象牙塔到职场所需的跨越。
-
●1.1翻译的职业化训练
翻译、外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实现蜕变,成为职业译员?新的行业和市场环境又对翻译人才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本课程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让课堂和职场无缝对接,你将通过系统学习本门课程,认识从象牙塔到职场所需的跨越。
-
第二章职场篇
从校园走向职场是同学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巨大跨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翻译,仅仅具备扎实的语言和翻译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了解行业的格局与动态,熟悉语言服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本章课程将从语言服务行业概况、语言服务行业创业创新、翻译公司的营销管理、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等角度进行介绍,让同学们系统性的了解语言服务行业的运作情况,这些都将是你未来知识域的重要模块。
-
●2.1语言服务行业概论
翻译是人类最重要、最古老的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之一。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翻译行业的内容和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翻译行业也提升为对经济发展和对外宣传发挥着重大作用和影响的语言服务行业。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会对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未来想成为职业翻译的同学,知道要为此做好哪些准备。
-
●2.2语言服务行业创业创新
作为知名语言服务企业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凭借对语言行业20多年的实践和感悟,以及对商业本质的透彻认知和洞察,主讲人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向大学生朋友讲述了创业的一些基本条件和必备素养,并阐发了自己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以便让同学们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
●2.3翻译公司管理实践之营销管理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营销是要发现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开拓市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就是说,市场是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大型的语言服务提供商还是翻译公司,都离不开营销手段。本讲课程会介绍国内外语言服务企业常用的十大营销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其中的营销之道。
-
●2.4翻译公司管理实践之客户管理
客户管理决定着翻译公司的市场规模和销售能力,客户管理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处于企业运营链前端。本节课程主要是围绕客户为中心展开讲解,让同学们了解一个合格的职业翻译,不仅语言本身要达到要求,还要学会从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
-
●2.5翻译公司管理实践之项目管理
本节课程通过翻译项目的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以翻译项目管理流程为主线,详细介绍翻译项目的项目评估、项目启动、项目规划、翻译环节、审校环节、项目经理终审、项目交付、客户反馈和项目总结这九个环节的具体做法和注意点等。
-
●2.6《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难与妙
外宣材料的英译有自身的特点和难点,有章可循,切不可闭门造车。本节将从“建设”二字的翻译浅谈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
第三章技术篇
当下的职业翻译,早已不复传统的完全依赖人工的工作图景,技术已经广泛而深入地融入进了翻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往人们对翻译的经验总结与学理思考正在面临翻译技术时代的拷问与反思,职业翻译的“技术转向”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而技术能力已经成为译者必备的素养之一。本章为本课程的“技术篇”,重点介绍职业翻译工作过程的主要技术维度,包括翻译过程的搜索与查证、术语管理、术语技术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将形成职业翻译的技术意识,借助各类翻译技术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赋能。
-
●3.1翻译过程的搜索与查证
搜索能力是译员为了完成翻译工作,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检索、辨析、整合和重构的能力,也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翻译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搜索分为三类:网络搜索、本地电脑文件搜索和数据库/语料库的搜索。
-
●3.2术语管理
术语是表征专业领域概念的语言符号。术语管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术语进行识别、翻译、维护等各类活动。有效的术语管理是保证翻译质量的重要环节。本节将阐明术语管理的重要性,介绍翻译项目中的常规术语管理流程,阐明术语翻译的主要策略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将形成一定的术语意识,具备专业译者所需的术语管理能力,了解从事术语管理的各类方法与工具,为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译者打开术语之“门”。
-
●3.3翻译技术面面观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现代翻译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翻译实践和教学有着重大帮助。本节将通过系统地回顾前人所下定义,来回答“什么是翻译技术”,并介绍其内涵、外延,以及核心要件。
-
第四章学理篇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中外交流互鉴的历史,翻译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东汉末年的佛经翻译到当代繁荣的多元翻译事业,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始终离不开翻译这一特殊的纽带。翻译是一项特殊的人类智性活动,翻译过程涉及到复杂的人脑认知,也有着普遍的规律性。要保证翻译的质量,除了要忠实于原文之外,译文的地道与通顺也必不可少,各类翻译腔常常让译文不忍卒读,译者需要倍加重视。在宽宏的中国翻译事业图景中,各类经典作品以及文化典籍的翻译构成了一幅幅中外文化交流的璀璨画面。翻译史上总是不乏各类怪才与通才,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我们带来了一部部不朽的译作。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作为语言活动及社会实践的翻译都将是我们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不二法门。
-
●4.1西学东渐翻译史话
明末清初和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是西方学术思想在中国翻译和传播的历史进程。此类翻译活动主要依靠西方口译者和中国笔述者的通力合作,翻译著作偏重于实用的科技知识。明末清初的翻译常常要迎合中国皇帝和官员的需求,晚清的翻译由官方翻译机构和传教士翻译机构共同推进。
-
●4.2五四前后:诗歌翻译中的浪漫与现实
五四前后的中国诗人偏爱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但不同的中国诗人所喜爱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诗歌不尽相同。在不同中国诗人眼中,同一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形象也不尽相同。同样一篇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不同的中国诗人眼中,艺术价值不一定相同,思想价值也不一定相同。
-
●4.3语言语境与词语翻译
在所有的翻译过程中,语境都是凌驾于一切的因素,而且优先于任何的规则、理论或是基本意义。真实语境中的词语绝非词典中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其所处的句、段、篇乃至情感、文化、社会等因素的非语言环境密切相连。本节分别从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分析了词语翻译的方法。
-
●4.4翻译质量提升:去翻译腔
带有翻译腔的译文往往不自然、不流畅、生硬、晦涩、难懂。本节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翻译腔存在的原因:1. 逐字硬译搭配不当;2. 困于句法不合逻辑。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1. 确定语义重新编码;2. 深入浅出灵活调遣。总之,翻译腔或多或少体现了对译语规范的偏离。译者只有在充分知晓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摆脱原文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和束缚, 为读者呈现忠实、通顺的译文,克服翻译腔。
-
●4.5从《红楼梦》英译说开去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文学的艺术、审美的至高水准,是明清小说的巅峰,其成就巨大,有着非凡的影响力,有十几种不同语种、几十个版本的摘译本、节译本、编译本和全译本等。《红楼梦》是当之无愧的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的桥梁和窗口。 《红楼梦》的英译本粗略的分为四类,早期的零星翻译,具有全译本性质的节译本,作为通俗读物的编译本,以及作为经典文学的全译本。每类译本选取2-3个进行介绍,从中发现和了解《红楼梦》在英译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形、扭曲和还原。 《红楼梦》英译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深刻启示。中国文学“走出去”要取得成功必然是持久战;多译本的共存有助于文学作品显现出真实的面目;输出“文学”的最终目的是以目标人群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争取为自身文化赢得尽可能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
●4.6翻译史上的怪才与通才
翻译一直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繁荣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翻译史源远流长,翻译家更是数不胜数。本节从翻译怪才和翻译通才两个方面,阐述这些翻译家的故事。通过领略大师们的风采,照亮未来者的道路,指引他们找到翻译之门。
-
●4.7讲好中国故事:以文化典籍英译为例
读中国文化。厚通识、宽视野打通文史哲,兼顾儒家释道;读经典,弘扬中国文化,让民族典籍从民间走向世界承载精神和价值共鸣。
-
●4.8口译进阶的点与面
口译是英语语言能力高阶应用的一种形式。如何做到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另一门语言,语言表述流畅、准确?本课程选取口译技能训练中的关键部分:听辨、记忆、笔记、数字口译、组块和公共演讲等,引领同学们走进口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