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开启心扉
本章是《童心世界》的开篇之章,主要介绍《童心世界》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儿童心理现象的实质。
-
●1.1童心的奥秘
儿童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
●1.2自身的力量
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中,自身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
-
●1.3环境的作用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基石,对儿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
●1.4社会的作用
社会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
●1.5生命伊始
条件反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
-
第二章通往心灵的窗户
为了能够认识世界,学习成长,人总是对某些事物有所关注,注意就是人类认识的窗户。注意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心理过程的伴随状态。本章我们会了解注意的基本知识和在幼儿中出现的与注意相关的常见现象。
-
●2.1注意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大特点。幼儿的注意品质整体水平较低,需要成人给予及时、有效地引导 。
-
●2.2“溜号” 现象
“溜号”就是注意分散的表现,这是幼儿注意发展中的常见现象,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注意分散。
-
●2.3好动不是多动
多动与好动不是一回事,我们可以从概念、成因和具体表现上来进行区别,以便正确地看待幼儿的好动。
-
第三章儿童心理的基石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开端,本章主要学习感觉的发展特点及其培养策略、知觉的发展特点及其活动的组织,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
●3.1跟着感觉走
幼儿的各种感觉特别敏锐,处于各种感觉的敏感期,我们要结合幼儿感觉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
●3.2知道了什么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我们要掌握知觉的选择性特点、方位知觉的发展规律、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
●3.3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幼儿的观察特点,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
第四章学习之母
我们会发现,我们记住的东西有些会忘记,有些却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实际上这与记忆有关。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幼儿的生活学习时刻与记忆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会理解什么是记忆,记忆的品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记忆特点,以及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策略等知识。
-
●4.1学习之母——记忆
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
●4.2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记忆的克星,我们要充分利用遗忘规律指导幼儿学习。
-
●4.3记不住的烦恼
幼儿的记忆发展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
●4.4好记性的培养
记忆品质包括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准备性,成人要从这四方面对幼儿的记忆进行培养。
-
第五章思想的翅膀
想象推动着人类的进步,是知识深化的源泉,本章主要介绍了幼儿想象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以及儿童噩梦形成的原因和策略,并就如何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5.1说说儿童的梦
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产生的原因、过程,与人类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噩梦作为儿童常见现象,成人要了解其成因以及对策。
-
●5.2到底是不是说谎
说谎是幼儿的常见行为,体现了幼儿想象的夸张性、想象与现实经常混淆的发展特点,成人要理解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
●5.3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幼儿期是儿童想象力最丰富、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成人要结合指南要求,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训练儿童的想象力。
-
●5.4想象的起源
幼儿的想象有其特定的发展历程,相对而言,幼儿期想象的发展水平较低,以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
-
第六章理性的光辉
人类的体力超不过牛,人类奔跑的速度赶不上马,但是人类却是地球上的主宰者。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人类有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在本章节中,我们将通过7个方面来认识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培养方法,思索如何将理性的光辉完美展现出来。
-
●6.1思维的品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
●6.2动作的背后
直观行动思维是指利用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是幼儿最早的思维活动。
-
●6.3形象的伴随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是幼儿期主要的思维方式。
-
●6.4逻辑的开端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5-6岁时,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只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
●6.5数数的学问
数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是抽象概念,但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正确认识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特点并实施相应的培养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
●6.6脑与智力开发
智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综合心理能力,儿童的智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儿童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
●6.7改变世界的力量
不同于成人创造能力的价值,幼儿的创造能力不在于创造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而在于对幼儿的价值。幼儿的创造活动能够使儿童得到巨大的快乐和满足。
-
第七章能说会道的秘密
语言与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一样,被视为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历程中具有的极其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言语过程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学会使用更加有效地方法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
●7.1好口才的培养
口才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于口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所以,从小就该培养幼儿的好口才。
-
●7.2幼儿常见的言语问题
了解幼儿常见的言语发展问题有助于我们培养幼儿的口语发展。
-
●7.3早期阅读
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
第八章快乐的源泉
俗话说人非草木,数能无情,情绪情感作为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不仅是成人和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8.1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
●8.2晨哭的秘密
晨哭现象常常出现在刚刚入园的幼儿身上,了解晨哭现象可以有助于我们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为幼儿打造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
●8.3“爱告状”的毛病
幼儿喜欢告状是道德感发展中的必经过程,因此了解其道德感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
●8.4“破坏大王”的探索
幼儿的“破坏行为”是其理智感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一特点并展开相应的培养策略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
第九章战胜困难的品质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的征途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小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说明,如果我们想在知识的殿堂获取桂冠,发展智力及各项能力,就需要具备百折不挠、始终不渝的顽强意志。人会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且克服困难也要实现目的,这就是意志。意志对我们获得知识、智力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本章我们就要来了解意志的知识、幼儿意志的发展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意志水平。
-
●9.1战胜困难的品质
意志就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
●9.2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的稳定因素,包括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和自制力,成人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场合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增强其抗挫折的能力。
-
第十章与众不同的原因
本章主要讨论的是儿童的个性心理特点,这些与众不同的个性差异,使儿童成为具有不同精神面貌的独特个体。
-
●10.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儿童的气质
气质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10.2性格决定命运——儿童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
●10.3儿童叛逆的由来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发展状况及人际关系的意识。
-
●10.4自信的培养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己的能力、品德、行为、社会价值等方面的评价。
-
第十一章从小做个受欢迎的人
本章主要学习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基本特点以及教育引导策略,帮助儿童从小做个受欢迎的人,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爱上幼儿园。
-
●11.1让家成为孩子一生的温暖
依恋是儿童和父母之间的形成的亲密的情感关系。
-
●11.2做个受欢迎的孩子
根据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表现,把儿童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类型。
-
●11.3对虐童事件的反思
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做一位唤醒者,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爱心,唤醒每位儿童的沉睡的心灵。
-
●11.4爱上幼儿园
理解儿童的心理,做好入园的准备让我们的孩子从爱上幼儿园到爱上幼儿园。
-
第十二章且行且珍惜
本章主要讨论 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和教育引导策略,促进儿童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良好品行,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
●12.1儿童亲社会性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
●12.2儿童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指当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权利受到损害时,所表现出的侵犯性行为。
-
●12.3儿童品德行为的培养
儿童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过程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